治理校园欺凌需破解三个难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理校园欺凌需破解三个难题

基层反映治理校园欺凌需破解三个难题 近年来,少年暴力事件不断发生,从小学到大学,从个体冲突到集体约架,从校园内到社区里,从现实社会到网络社会,从暴力打架到偷偷下毒,校园暴力、同伴暴力成为当下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痛点。日前,国务院发文要求在全国中小学校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展开8个月的专项治理,可见校园暴力事件,甚至青少年暴戾行事需引起足够重视。基层反映,青少年暴力事件频发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教育缺失。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以考试和学习成绩为中心任务,司法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非常欠缺,部分学生迷恋暴力,却不知晓暴力伤人的法律后果与道德风险。济阳县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不开设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思品与社会”等课程占九年课时总计比例的8%,远低于语文(20.40%)、数学(14.20%)等文化课占比,甚至不及艺术类课程占比(10.90%)。此外,学校现有的教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缺乏同理心的教育,目前孩子普遍发育较早,身体的发育远远超前于心智的发育,在心理上易冲动、反复性强、承受挫折能力差,有些孩子欺负别人时,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欺负弱小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法律规定难以落到实处。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但有些父母根本不知道怎么管或管不了,对于不予刑事处罚的,最多口头训诫了之,起不了警示教育作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接受矫治和教育。如果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如果是初次违法,则不执行行政拘留”。但法律并未规定送专门学校为强制性措施,需由监护人或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因此走进专门学校的“问题少年”很有限。2014年至2015年,济阳县共发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6起,涉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8人,其中2人有多次案底,学校仅要求家长加强监护,并未强制要求送入专门学校。法律对青少年形成的过度保护,导致许多青少年有恃无恐,不认为伤人犯法,也无需承担过多的法律责任。 三是暴力文化影响。我国的书籍、电视、电影、网游等没有暴力分级制度,容易使青少年受到侵害。智能手机网络等媒介的普及导致青少年接受不良影响提前,是导致犯罪低龄化趋势的重要原因。很多影视剧、网络流行小说,多有比阔斗富、不择手段、极其残暴等情节,青少年盲目模仿主人公的暴力做派,形成暴力的认知,不知道真正的尊严应从哪里获取。济阳县对50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83.7%的人“读过或正在读网络小说”, 79.3%的人“熟悉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网络作者”,78%的人崇拜小说主人公霸气暴力的行为。这些网络小说宣扬的我行我道、践踏规则的打遍天下无敌手式自由,其本质是宣扬暴力的。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学生极易暴戾行事。 预防和矫正校园欺凌是一项综合治理工作,不能单靠学校、家庭一方的责任,需要教育矫正机构、心理咨询、执法部门等,共同打出“组合拳”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转变以应试为主的教育理念,增加法制教育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以生动形象是案例、以案说法、法制宣传展板等形式,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三是规定专门的矫治措施。秉着“宽容而不纵容”的原则,在刑罚之外规定专门的矫治措施。在法律规定的措施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规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惩戒措施,充分发挥法律条文的作用。建立司法教育强化培训班,对暴力孩子进行强制教育。 四是营造文明、健康、守法的家庭社会环境。建立一支铲除社会暴力文化的部队,对于有暴力文化的影视、游戏、视频、文字进行清除,铲除校园欺凌诞生的土壤,多方合力,规范书籍、影视作品、网络视频等内容,杜绝暴力文化的推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