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临朐人文精神的调查思考 .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弘扬临朐人文精神的调查思考 

关于弘扬临朐人文精神的调查思考 一、临朐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崇文重教。 临朐历史文化悠久。5000多年前,尧之子丹朱封于临朐境内的丹水。2400年前,西汉设县,始称临朐。境内文化遗存丰富,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等古文化遗址210余处。山旺古生物化石、齐国古长城、北齐古墓壁画、北魏石佛群、唐天宝摩崖造像、东镇碑林等历史古迹,闻名中外。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等造型精美,种类繁多,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人类已散居全县各地,务农生聚。现已出土的6100多件库藏文物,映证了临朐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达。 ,清康熙皇帝称其“灵气所钟”。李白、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辙、郑板桥、刘墉等文人名士都曾缱绻留恋于此。临朐历代不乏文人名士。汉代管宁、邴原,以其学识、操守称名于世;明初马愉为江北第一状元;明代中期至清初,冯氏一门,六代出了九位进士,有五六人名震当时文坛。其中,冯惟敏有”明 集灵气所钟和土地的亲和于一身,深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文化氛围繁衍了蔚为壮观的现代文化。首批全国文化模范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奇石之乡等久负盛名。临朐书画5次晋京展出,并作为国家文化交流项目赴津巴布韦展出。地方小戏5次晋京演出。临朐北魏石佛造像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日本国立博物馆展出。小品《收购苦恼》获得全国群星奖,吕剧《借媳妇》代表山东省参加社会文化县晋京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全县每年举办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文艺表演100多场次、书画展览30多次。全县活跃在民间的乡土剧团和20多个,省级以上文艺协会会员160人。2002年开始,临朐县每年集中开展“文明之夏”广场文化活动。四年间,共演出达105场,参与群众达16万人次。在临朐的青山绿水间,会唱曲的小媳妇、喜丹青的老大娘、藏奇石的庄稼汉,几乎村村皆有。那些握惯了锄头的农民,劳作之余,或伏身书桌,吟诗作画,或组织家庭剧团,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或搞雕塑,造假山,赏怪石,寒暑皆忘,其乐融融,从这些如珠玉般散落乡野的文化艺术中,使人感触到直通远古而依然鲜活的文化命脉。建国之初担任过省美协副主席的”农民画家” (二)尚德守信。临朐位于古代齐国和鲁国的交界处。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浸润下,临朐人勤劳淳朴、诚实守信的古风绵延悠长。史书中曾对临朐的淳朴风俗大加褒扬,《宋史》中称“俗重礼仪,勤耕纴”。苏文定《超然台赋》称临朐风俗朴陋而醇。据《世说新语·德行》记载,汉代末期的朱虚国(古代临朐)人管宁,年少时和华歆是要好的朋友,一次两人锄地得金,管宁并没理睬,华歆拾了起来;还有一次,两人同席读书,一达官贵族从院外热热闹闹地经过,管宁仍全神贯注地读书,华歆却羡慕地跑去观看。管宁认为不能与华歆这样的人结交,遂将席一割两半,与之“割席分座”。时人称管宁“德行卓绝,海内无偶”。管宁和华歆“割席断交”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与管宁同时代的临朐人邴原与经学大师郑玄齐名,一次走路时拾到一串钱,就挂在路旁的树上,等失主来找。钱无人来取,人们却争相效仿。邴原“路不拾遗”的故事至今仍广为传扬。 古人崇尚品德的精神,更被今日的临朐人发扬光大,注入新时代的崭新内涵。上个世纪60年代就以学习毛主席著作闻名全国的李家庄村,自1991年来,以“文明户”创评的经验影响全国,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中央政策研究室调研后称“李家庄无难事”。进入新时期,全县涌现出了“无私奉献的优秀士兵”段志军、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周士永、全省优秀农电工王运福等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206个,文明信用户13.4万多户,农户的参与面达到了80%以上。有280家规模以上企业、1.1万户个体工商户参与创评。文明信用创评活动被评为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之一,市委专门召开现场会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2004年9月10万人次,年创经济收入9亿元。其中,在上海港工作的李建军被评为上海市十佳外来务工青年,受到全国总工会的表彰,成为临朐现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 87%,自然条件较差,要生存发展,必须求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春秋战国时期,临朐为齐国管仲的食邑。临朐人思变善化精神的渊源,也得益于“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的齐文化的滋养,是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一脉相承。 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奇石集散地。不仅经销当地10多个系列80多个品种,还荟萃了20个省市的奇石产品,奇石远销日、韩、美等国家,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其中,一造型酷似香港地图的临朐彩石,在北京奇石拍卖会上以41万元成交,一块长1.5米宽0.6米 临朐人“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雕塑业从无到有,到集群发展,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带。各类雕塑企业发展到51家,个体工商户48家,从业人员

文档评论(0)

mww66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