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doc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现在大学生普遍都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我国独生子女群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他们引发了众多独特的社会现象,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孩子一直占据着家庭的重要位置,而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中,孩子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最最核心。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在如此长的历史时间中存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他们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而且还将成为未来的社会主流。我国独生子女表现出了与以往世代非常不同的行为和特点,这些差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凸显,包括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劳资关系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本来就是“四有”中“有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很难想象,一个家庭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人,能称得上和谐的人、人格至善的人,能称得上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人所建立的家庭,其道德水平及其向下一代所灌输的道德观念如何也可想而知。因此,从大学的本性和职能出发,大学的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否则,不注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的高等教育决不是成功的教育。 (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2010年,我国首次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8亿,约占人口总数的20%,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将达到2500多万。我国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2+1”的家庭结构,已经使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近日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1%受访者忧虑照顾父母力不从心。如何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赡养老人主要靠社会,靠国家;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80后”、“90后”却存在着“孝亲”教育的缺失状态。 +问候语”。如果以上还是个别现象的话,大学生家书愈写愈短、愈写愈少却是普遍现象。他们遇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自我出发,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意识,他们丧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在他们 (二)越来越多的婚姻家庭危机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婚姻两性教育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有着独特表征: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尊自恋、自我为中心,总习惯于得到,总希望被关注。同时,他们任性、怕吃苦,独立性和承受力较弱。于是,当独生子邂逅独生女,稍有矛盾冲突便很容易出现情感危机。在两会上,尚少华委员特别提案关注“‘80后’婚姻状况”。她说:“很多‘80后’夫妻结婚仅1年,就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打得不可开交,直至闹离婚。‘双独’家庭往往缺少宽容,婚后又缺乏对婚姻磨合和耐心,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80后”独生子女对于自身的症结往往不能自觉。他们常常标榜:只有先爱自己,才有资格去爱别人。由于他们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独立面对感情的时候缺乏安全感。他们敏感的脆弱如同婴孩,需要很多的爱,需要对方付出很多精力去照顾。稍不如意,便冒出“你怎么都不关心我”、“你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感受”之类的抱怨。这一切都是爱情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没人想在这场战争之中认输,因为他们骄傲的个性,不能承受任何否定。 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大部分都已结婚生子,他们在婚姻家庭当中也存在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双独子女春节回谁家过年,当“80后”媳妇遭遇“50后”的婆婆,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家务活到底应该由谁来干等。这些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矛盾已渐渐显露,那么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将来步入婚姻殿堂之后,也必然会遭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融洽,避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阵地,积极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在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中,是社会整体道德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爱人及人,一个具有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的人,一般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这一道德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定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但是,由于学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不少学校在教学实践上依然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大学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里面也有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但也只是以应试教育的形式来传授,对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意义却不甚关心。在有限的道德课上,更多的也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而对孝敬父母、如何看待爱情、婚姻等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ww66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