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中风病的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ppt

培训课件-中风病的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阴虚风动证 常用方:育阴通络汤 生地黄20g 山萸肉10g 钩藤15g 天麻10g 丹参20g 白芍10g 挟有痰热者,加天竺黄6g、胆南星6g 心烦失眠者,加莲子心10g、夜交藤15g、珍珠母30g 头痛头晕重者,加生石决明30g、菊花10g 半身不遂而肢体拘急麻木者,加当归15g、赤芍10g、、鸡血藤15g、水蛭6g 痰热内闭清窍证 症舌脉:起病急骤,神识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痰热内闭清窍证 常用方:羚羊角汤加减配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鼻饲。 羚羊角粉0.6g(冲) 珍珠母30g 竹茹6g 天竺黄6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夏枯草10g 丹皮10g 痰多者,加竹沥10ml或胆南星6g、全瓜蒌30g 热甚者,加黄芩10g、山栀10g 高热者,加生石膏30g、知母10g 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10g 抽搐者加僵蚕10g、全蝎5g 呕血者加生地20g、水牛角30g 痰湿蒙塞心神证 症舌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识昏蒙,痰鸣漉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痰湿蒙塞心神证 常用方: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制半夏10g、茯苓10g、枳实10g、陈皮10g、胆南星6g、石菖蒲10g、远志10g、竹茹5g丹参20g 四肢不温,寒象明显者,加桂枝5g温阳通脉;舌质淡,脉细无力者,加生晒参6g以补益元气;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加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等活血通络。 元气败脱证 症舌脉: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元气败脱证 参附汤 人参15g 附子10g 汗出不止加黄芪、山萸肉、龙骨、牡蛎、五味子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加丹参、赤芍、当归等活血通络。 中药注射液的使用也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而有效 中风急性期痰热证宜选用清开灵注射液 神昏病人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 兼有气阴不足者可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治疗 急性期阳气外脱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一般缺血性中风宜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粉针、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甙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以清开灵注射液为宜,病情趋于稳定后可适当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治疗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痰热证 组成:胆酸、水牛角、黄芩、金银花、栀子、板蓝根等药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常用剂量: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缺血性中风常用治法统计 不同组别病人主要治法的使用情况统计图 不同时间段主要治法的分布图 缺血性中风方剂使用排序 出血性中风常用治法统计 不同组别病人主要治法的使用情况统计图 不同时间段主要治法的分布图 出血性中风方剂使用排序 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分类表 具体分类 药物名称 活血化瘀 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丹参、银杏叶胶囊、脑血康口服液、脑血康胶囊、疏血通注射液、通心络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复方丹参滴丸 清热解毒 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脉络宁注射液 润肠通便 通便灵胶囊、麻仁软胶囊、复方芦荟胶囊 醒脑开窍 醒脑静注射液 益气扶正 生脉注射液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 脑心通胶囊 滋补肝肾 刺五加注射液、六味地黄丸、一贯煎、地黄饮子 缺血性中风病各类中成药使用分析 缺血性中风注射剂应用排序 出血性中风注射液应用排序 中医 西医 望 闻 问 切 风 火 痰 瘀 虚 证候 神经功能缺损评价 疾病 t t ? 中风病的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 北京中医院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 高颖博士教学课件 概 述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病因病机分析 脏 腑 功 能 失 调 用力过度 气候骤变 气 血 逆 乱 上 犯 于 脑 肝 心 脾 肾 脑髓 血脉 中 风 劳倦 内伤 忧思 恼怒 饮食 不节 肺 中风病的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