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基本情况-----------------------------------------2 XX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的必要性----2 三、XX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的可行性-----4 四、XX煤业公司矿井回采面顶板支护设备现状-------------------4 五、XX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方案---------6 六、XX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改造投资估算---------6 七、XX煤业公司“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筹资方案---------6 八、编制说明-------------------------------------------------8 XX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1.1XX煤业公司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境内,原为中央财政直属的94家煤炭企业之一,1998年下放到内蒙古自治区管理。2000年XX矿务局改制为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公司管理。企业规模为国有大型二档,资产总额近10亿元。 1.2XX矿区是我国少有的典型软岩矿区之一。全矿区内岩层松软,破碎、强度低。岩石普氏系数F在1左右,(煤层为1-2),个别岩层如30#煤层顶板岩石普氏系数F仅为0.1,而且岩石具有很强的膨胀性,XX矿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矿物成分见附表1、附表2。 1.3XX矿区软岩的软化临界深度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测定为300M。目前公司所属各生产矿井的开采度深度均超过了这一临界深度。第二煤矿的开采深度已达450米,远远超过了临界值。因而高应力、大地压的松软岩层给矿井采、掘面顶板的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带来难以应对的后果,严重地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XX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2.1XX矿区的大地压、高应力软岩给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带来的严重危害是:综采工作面随机组割煤后,暴露的顶板必须立即得到支护,当割煤与移架时间相隔20-30分钟后仍得不到支护时,暴露的顶板即发生大面积架前冒顶,有时其顶板冒落高度达10-15M。 2.2XX煤业公司各生产矿井综采工作面支护设备的现状是仍在使用二十世纪80-90年代初的QY、JY型液压支架,其中最好一部支架是92年的ZFS4000放顶煤支架,而且各综采工作面均未配备端头支架。这些支架的缺陷是初撑力小,工作阻力低,无护帮板,无前探梁,割煤后不能及时支护暴露的顶板和煤壁。此类支架架型和我公司各生产矿井回采面的顶板类别不匹配,从而导致回采工作面的事故多发区的煤壁区、端头区顶板在采煤机割煤后不能及时得到支护,使二处顶板处于失控状态,由此而造成我公司矿井顶板管理上安全隐患大,事故率高,伤亡人数多。 2.3XX煤业公司顶板管理工程测试技术落后,设备缺乏。多年来,由于企业效益差,安全欠账多,无力引进先进的用于顶板及围岩监控、监测设备及仪表,因而严重地制约了顶板安全管理上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如顶板位移监测仪器、锚杆受力监测仪等均为零。而锚杆施工质量检测仪器,全公司三个矿仅有一台2Y-50/100型锚杆拉拔机。检测仪器,仪表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对顶板管理的安全监控与监管,阻碍了新的支护型式的推广和应用。因此,XX煤业公司生产矿井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改造工作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以保障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入手,势在必行。 2.4掘进工艺落后,不能及时支护裸露的巷道顶板。 XX煤业公司的各生产矿井,掘进巷道顶板灾害的突出特点是随掘进出货后顶板下沉量大,并且间隔时间短(经井下掘进现场实测,循环0.8米,2小时内顶板下沉为0-5mm ,2小时后顶板下沉0-15mm)。而现在各矿采用的80年代的S-100综掘机组配合临时钢支架,支架后再打锚杆的落后工艺。虽然在安全杜绝了顶板事故的发生,但是严重地制约了煤巷掘进速度,致使该公司的单进在400M 左右。为此应用“掘锚”机新技术取消临时支架,杜绝顶板事故的安全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三、XX煤业公司矿井“顶板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的可行性 3.1XX煤业公司是原煤炭系统的94家中央直属企业之一,曾是我国煤炭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多次获得“质量标准化”、“现代化”矿务局称号。所属生产矿井均为“高产高效矿井”,对综采工艺的应用和管理有着一整套的先进经验。具备进行顶板管理安全技改的管理基础。 3.2煤业公司有一支素质高、技术力量强、管理方法先进的职工队伍。特别是“科教兴煤、科技兴安”工作中,多次获得原煤炭部的奖励,并荣获“科技进步矿务局”称号。全公司现有工程类专业人员663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258人,具备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ax1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