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坝灌区设计毕业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坝灌区设计毕业设计

南 昌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水利与生态工程 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 专业 毕业设计题目 龙坝灌区设计 班 级 10级农业水利工程 学 号 2010101915 目录 1 设计条件 1 1.1灌区简况 1 1.2灌区自然条件 1 1.3灌区的基础设施 4 2 灌区规划 5 2.1灌区标准及原则 5 2.2工程布局 5 3 灌区灌溉制度的制定 9 3.1来水量的计算 9 3.2灌溉保证率的选择 9 3.3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9 3.4作物灌溉需水量的计算 17 3.5水资源平衡分析 18 4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19 4.1工程设计的任务和依据 19 4.2灌溉工程设计 19 4.3排涝工程设计 24 5 电力工程设计 28 5.1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 28 5.2泵站设计扬程的确定 28 5.3水泵选型 29 5.4泵房尺寸设计 29 5.5电机、变压器及辅助电器设备选型 30 5.6输电线路设计 31 6 建筑物工程设计 33 6.1桥涵设计 33 6.2节制闸和分水闸的设计 34 6.3跌水设计 35 6.4渡槽设计 37 1 设计条件 1.1灌区简况 项目区分布在武隆县龙坝乡境内,地处东经29°21′至29°25′,北纬107°54′至117°57′之间,项目涉及到五星、向光、后槽等6个村,辖32个农业社,1367户,5133人,人均收入738.19元,土地面积853.91公顷,交通方便。其四至范围分别为:东接龙坝的五一和黄昔乡的锣鹰村;南和龙坝乡的支丰村相连;西与火炉镇的南泥、向前二村接壤;北连龙坝新田和火炉鲁家村。 1.2灌区自然条件 1.2.1地形、地势 项目区属低山丘陵区,以低山、河谷地貌为主,海拔高程在640米至1010米之间,相对高差370米左右。区内为向斜发育而成的细长台地,逆向平行岭谷地貌。山丘较多,地下水丰富,但水源地较低,无法直接自流灌溉。 1.2.2气候 (1)气温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光照不足、霜雪少、春暖夏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冷无酷寒,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年均积温6351度,年均日照小时数1121小时,年均太阳幅射热7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9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94.4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470毫米。相对湿度为78%。 可见,项目区农作物生长季节较长,积温较高,雨量较为充沛,能满足粮食一年两熟的要求,但有的年份会出现伏旱灾害。项目区气候比较适宜于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要求。 (2)降水量 根据1959~1980年系列降水量资料,按经验频率公式计算,保证率为75%的年份为1974年。因此,确定1974年为典型年。 设计典型年(1974年)月降水量分配见表1.1 表1.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降水量(mm) 10.1 10.9 60.7 83.2 187.9 102.9 95.2 288.3 100.1 100.5 20.8 9.6 1070.9 比例(%) 0.9 1.0 5.7 7.8 17.6 9.6 8.9 26.9 9.4 9.4 1.9 0.9 100 资料来源:《四川省涪陵地区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附表)》,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局编制,1993年4月,附表3-2。 (3)蒸发量 武隆县多年平均蒸发量资料如表1.2所示: 表1.2 月份 1 2 3 4 5 6 全年 拆算 系数 年蒸发量(mm)mm) 42.1 38.0 63.4 98.7 125.0 123.4 月份 7 8 9 10 11 12 蒸发量(mm) 90.8 160.5 125.0 69.0 47.7 37.2 1120.8 0.8 896.6 资料来源:《四川省涪陵地区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附表)》,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局编制,1993年4月,附表4。 蒸发资料的折算,为折算成60cm蒸发皿的蒸发量。 1.2.3水文、地质 彭水县属武隆山尾部和大娄山褶皱地带,整个构造受老厂坪、郁山,筲箕滩三个背斜和普子、桑柘坪、濯河坝~大集场三个大向斜所控制。地质和构

文档评论(0)

guii6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