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物理新世界.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粒子对撞机等实验手段的增强   为了探测更深层次的物质结构,人们又设计了对撞机。对撞机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适应发现新粒子的需要。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在1982年建成的质子、反质子对撞机,能量为2.7×1011电子伏+2.7×1011电子伏,成功地发现了波色子 和 。 第三节 激光的发展 一、爱因斯坦提出的受激辐射的原理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原子中处于高能级的电子,受外来光子的作用,当外来光子的频率与它的跃迁频率一致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从高能级跳到低能级,并发射一个光子,新光子与原光子频率、发射方向、相位等都相同,这样一个光子变成了两个光子,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光子就会象雪崩一样,得到加强和放大,这种放大的光称为激光。 二、研制过程   1.1954年制成第一个微波量子放大器。   2.1958年,美国的肖洛和汤斯发表《红外区和光学激射器》,汤斯因此获诺贝尔奖。   在研制过程中,汤斯设计谐振腔遇到很大困难,他去探望贝尔实验室的肖洛妹夫,肖洛对光学中的法布里——珀洛仪器很有研究,突然联想到是否可以类比用F—P仪做谐振腔,这样产生激光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解决了。所以在物理研究中,借鉴和类比是我们探索之路。   3. 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由梅曼制成。1961年汤斯的研究生加万制成了氦氖激光器。40多年后,爱因斯坦的受激辐射概念,获得实际应用。 三、激光的优点   1.巨型脉冲固体激光器亮度比太阳高上百亿倍。 2.单色性好 例 的单色性很好, 纳米。 而激光的 纳米。   3.方向性好相干性好,频率高   激光束的发射角小于10-3弧度,光能量集中于很窄的光束中。 四、激光的应用   电视机、录像机的遥控器中就有红外激光半导体发射器,VCD、CD也是靠激光二极管去读取光盘信息。激光还可用于全息摄影。由于激光的单色性、方向性好,用作光通讯的载波很合适,用光纤传播激光的光通讯已日益发展。   激光在工业上,在农业上、医学上、军事上的应用很广。   现在人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同步辐射光源,这种光源在某些性质上已超过激光。 第四节 凝聚态物理的进展 一、概述   1.凝聚态:物质的固态和液态的总称。   2.凝聚态物理学   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宏观及微观本质的学科。由它衍生出了半导体物理、超导物理、液体物理、固体表面物理等分支,已成为当前物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从电子管到晶体管、集成电路   1.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真空二级电子管由英国人弗莱明发明,因此于1929年获爵士爵位。1906年美国人弗雷斯特又发明了真空三级电子管,卖专利获39万美元。   2.巴丁、肖克莱、布拉坦发现晶体管   晶体管的发明是固体物理理论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些科学家不怕困难集体努力的结果。 巴丁: 1908年5月生于美国,是贝尔研究所所长。   肖克莱:1910年2月生于英国,主要研究固体物理,提出著名P-N结理论。   布拉坦:1902年2月生于中国,实验物理学家。   经历了多次试验失败,但百折不挠,终于在1947年12月23日,研制成功第一个晶体管。经多年来不断改进,1999年9月法国科学家研制出的晶体管直径仅为20纳米,表面积仅为第一个晶体管的两亿分之一。   晶体管廉价、耐久、耗能小,显示出电子管不可比的优越性,奏响了微电子革命的序曲,半导体物理学应运而生。 (3.集成电路   但晶体管仍然存在着太大、过重和不可靠的缺点,人造卫星,计算机等的发展需要更优越的半导体电路。美国科学家达默首先提出集成电路的创意,即把二极管、三集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直接做在一块芯片上,按某种功能连接成电路。1959年,美国制成第一块集成电路,现已可以制成集成密度达70万个元件/毫米2的芯片。真是鬼斧神工,人类所具有的无限创造力的确令人赞叹! 三、超导物理和超导材料   1.1911年,昂纳斯首先发现4.2K水银电阻突然消失。   2.1933年,迈斯纳发现超导体内部的磁场实际为零。   3.1935年,伦敦兄弟提出了伦敦方程,解释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   4.1957年,巴丁、库柏、施里佛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即B.C.S理论,获诺贝尔奖。  5.高温超导的探索   人们看到超导体所具有的科学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科学家们为找寻高温超导材料的确花费了力气。   有人预测,掺杂金属原子的 有可能成为室温超导体。 6.超导电性的应用展望   1)可制成时速超过500千米的磁悬浮列车,现德国、英国、日本都试制运行。   2)可实现无损耗长距离输电。而目前30%的电能因长距离输送而浪费,而用超导材料输电可实现无损耗。 四、其他   对凝聚态理论的深入研究,将促进材料科学的新的革命,超微颗粒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奇特的性质,在21世纪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而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