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穆磊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病因、病性等,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辩证归类方法。 脏腑辨证 辨脏病症候 辨腑病症候 辨两脏同病证候 辨脏腑同病证候 辨脏病症候 1.心病辨证 2.肺病辨证 3.脾病辨证 4.肝病辨证 5.肾病辨证 辨腑病症候 1.胃病辨证 2.肠病辩证 3.其他脏腑辨证 问诊方法 认真负责,耐心细致; 全面了解,详而不繁; 专注重点,简而不漏; 注意言谈和蔼,通俗易懂; 避免套问或暗示。 问诊注意 问诊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有所侧重。 对于妇女和儿童病人,还应根据其生理及病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 如:生育期女性的问诊时须注重询问月经情况。 危重病人应以抢救生命为首务,待经抢救转危为安后再完善相关资料。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主诉: 例:①发热、咳嗽三天。 ②发热、咳嗽三月。      ③发热、咽痛伴颜面浮肿一周。 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一般情况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女性问月经、生育、绝经史 问现在症状 《 十 问 歌》(明 · 张景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 1、寒热 2、问汗 3、问疼痛 4、问头身胸腹 5、问耳目 6、问睡眠 7、问饮食口味 8、问二便 9、问经带 10、问小儿 四、切诊 切诊是医生用手在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获取病理信息,了解疾病内在变化和体表反应的一种诊查方法。 切诊分脉诊和按诊两部分。 (一)脉诊 脉诊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独特的诊病方法。 脉象不同于脉搏 脉搏的形成,是由于心脏的一舒一缩的跳动,血液从心脏流向脉管,脉管扩张和回复所产生的搏动。 脉象是由脉搏所显示的部位、速率、形态、强度和节律等组成的综合形象,通过医生手指触觉所感知。 脉诊的原理 主要在于脉为人体血液运行的通道。脉为血之府,与心相连,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血液除属心所主外,又由脾所统,归肝所藏,且赖肺气的辅心行血,通过静脉灌溉脏腑,肾精又能化血而不断充养血脉。 脉诊的原理 所以五脏均与血脉密切相关,且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的状况可显现于脉。 当发生病变时,各种病理因素均能影响脉气,反映出不同的病脉,因此切脉可以诊断病证。 临床诊病辨证时 可以根据脉象的变化,推断人体的病理机制,探求病在何经何脏、属寒属热、在表在理、为虚为实,以及疾病的进退、预后等。 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1、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 2)二部诊:指寸口脉、 人迎脉相参的脉诊法 3)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趺阳、太蹊 * 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2、寸口诊法:寸口又名气口、脉口,即是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为关部,关前一指为寸部,关后一指为尺部,两手共六部脉。 4、寸口分部候脏腑 左 右 寸 心 肺 关 肝 脾胃 尺 肾 肾(命门) (二)按诊 1、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按诊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脘腹及腧穴等部位施行触、摸、按、压、扣,以测知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 根据被测部位的冷热、软硬、疼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更进一步探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2、注意事项 要体贴病人,手需温暖,动作要轻巧。 检查必须由病变部位周围正常处开始,逐渐移向病变部位,并进行比较。 还需观察病人在检查时的表 情,了解其痛苦的部位和程度。 第二节 辨证 辨证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明的诊断过程。 中医学辨证方法 中医学的辨证方法有多种,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包括八纲辨证、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等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是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 八纲辨证 一、八纲辨证 概念: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的纲领   表里——辨别病位病势   寒热——辨别疾病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盛衰   阴阳——辨别证候类别 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辨证是指在掌握四诊收集的资料基础上,根据病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正邪斗争的盛衰、疾病类别的阴阳等,运用八纲理论进行分析的辨证方法。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范围。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中,里证、寒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