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大学706中外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docx

2009年浙江大学706中外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专业课真题是专业课复习中必不可少的资料。/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09年浙江大学706中外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浙江大学/zhuanyeke/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浙江大学706中外文学史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外文学史(共150分)一、填空(10×2分=20分)1、陈独秀有关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2、朱自清和俞平伯曾写过名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同题散文。3、许杰的《赌徒吉顺》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都表现了残忍的“典妻现象”。4、最早专门写作象征诗歌并使这一诗派在中国引起广泛注意的诗人是李金发,他的第一部诗集是《微雨》。5、小说《龙朱》的作者是沈从文;《死水微澜》的作者是李劼人;散文《论幽默》的作者是林语堂;《绿化树》的作者是张贤亮。二、名词解释(4×5分=20分)1、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等人。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侵略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思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及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东北作家群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其独特意义。2、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它是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表现,夜总会、舞场、酒吧、交际花、投机家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新感觉派有着颓废悲观的倾向,其小说创作事实上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3、《重放的鲜花》:《重放的鲜花》是一部多人作品合集。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勃勃生机,出现了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产生了一些张扬个性的诗歌和一批揭露社会弊端的特写和小说。不久,“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些青年作家遭到严厉的批判,他们的作品被彻底否定,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二十多年后的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从这些被封杀多年的作品中选取了流沙河、刘宾雁、耿简、邓友梅等十七位作者的曾在社会上有过较大影响的篇章,编辑为《重放的鲜花》出版。 4、人文精神讨论:1993年-1995年间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在90年代文化争论和文化交流中规模较大,影响也较为深远。讨论的核心主要是围绕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和社会功能问题展开,采取何种方式参与现实文化实践、站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发言,成为了知识分子首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人文精神”,如何看待消费性文化现象以及90年代的社会实践等,是其中主要的话题。尽管这一讨论并没有达成什么“共识”性的结论,但主要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矛盾在这一讨论中展示出来了。三、简答题1、《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书名的含义。《呐喊》和《彷徨》是鲁迅两部小说集的名称,其中《呐喊》收文14篇,写于1918-1922,当时正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初,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鲁迅是想呐喊的,以此唤醒民众的觉醒。取名《呐喊》,意指作家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彷徨》收文11篇,写于1924-1925年,五四思想逐渐退潮,作家心里是充满迷惘与苦闷的,如其中的《在酒楼上》、《孤独者》等是反映知识分子孤独与彷徨的。取名《彷徨》,鲁迅在《题〈彷徨〉》一诗中有个解释:“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表现了作家在“五四”之后的退潮期的思想苦闷和内心寂寞,也表现了他不甘消沉的探求精神。2、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具体内涵。“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四十年代重要的文论观点,具体是说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