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30年代文学洛神[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萧 红 —— 一位牡丹花般的女子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1.萧红简介 2.萧红人生经历 3.萧红与萧军 4.萧红与鲁迅 5.主要作品 7.代表作品分析 目 录 6.创作特色及成就 萧 红 简 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人 生 经 历 1911年6月1日,她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 1920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这缺少爱的孩子一点安慰。 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 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准备与未婚夫汪恩甲完婚。19岁的她既不愿让父亲把自己当礼物去交换富贵,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佃户的地租而遭到一顿打,便逃出家庭。父亲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后来与流浪街头的她相遇时也是冷眼相对,她亦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 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 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食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脱出困境。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他们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买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一个的鞋带断成了四截,另一个就把自己的鞋带分成两段,两个人束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里,两个人穿着夏天的鞋子,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上奔走谋生…… 1934年,日伪在“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接受其影响。 1936年,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成为“孤岛”后,应李公朴之约,于次年初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 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办《时代批评》刊物。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攻陷香港。她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炮声隆隆中,端木蕻良弃她而逃。 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18日,确诊为恶性气管扩张,第二次动手术换喉头呼吸管。21日,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病人全部被驱逐。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中,她与世长辞,年32岁。 萧 红 与 萧 军 ——既是夫妻又是文学伴侣 两人的感情经历: 初次相识:??萧红一个人挺着大肚子,临产期近,汪恩甲却不知去向。她被困在了旅馆,处境艰难。山穷水尽的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周刊发出了求救的呼号。报社副主编裴馨园遂派“三郎”去探望萧红,给她带去一些书籍和杂志。 相知相恋:?萧军发现萧红不是一个平常的女性,她的经历和见解都让他惊讶,竟让他“感觉到世界在变了,季节在变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在我面前的只剩下一颗晶明的、美丽的、可爱的、闪光的灵魂!……我马上暗暗决定和向自己宣了誓: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那夜,他们谈了太多,有关文学,有关人生,有关爱情,临别时候,两人已经将彼此的心深深地许在了一起。 营救萧红:,因为萧红欠下的房租实在是太多了,有600多块。萧军付不起,他一筹莫展。1932年的7月份,哈尔滨连续降水27天。店主逃跑,在洪水袭来的黑夜,旅馆将倾的那一刻,三郎趁乱救出了萧红,带着她逃离了那个恶浊的旅馆。从一个旅馆逃到另一个旅馆,他们只能暂时栖身在欧罗巴旅馆。初秋的一个雨夜,萧红在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里顺利生下一名女婴。 旅馆共患难:每天只吃一顿饭,就是这一顿饭都吃不饱。能当的东西都当掉了,能借的门路也都求借了,两个人的生活晦暗到了极点。饥饿、寒冷、贫穷、借钱、求职是他们那段时期生活的主旋律。正是萧军,给了萧红以做人的尊严,生存下去的勇气,开创新生活的希望。萧军冒严寒,忍饥饿,外出四处打工授课,养活了产后在家待业的萧红。 生活转机:萧军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萧军不收学费,只要求对方提供一处住所,对方答应了。这辗转漂泊了不少日子,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处,筑成了一个家。萧红在萧军宽厚臂膀里得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