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复方丹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8 例.doc

联用复方丹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8 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用复方丹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8 例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2):53-55 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8例 周宜轩,李崇惠,张念志,戴小华,汪 玲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硝酸异山梨酯 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绞痛 心功能 摘要 目的:探讨联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临床症状、体表心电图、血液流变性和运动耐力试验等方法.观察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或单用硝酸异山梨酯及联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影响。结果:①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纹痛疗效与硝酸异山梨酯接近,两药合用的临床疗效(85.3%)与心电图疗效(75.0%)均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滴丸(61.3%和51.6%)或硝酸异山梨酯(72.3%和58.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性,增加心肌血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以稳定心绞痛。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合用更适合血容量不足及对扩血管药物敏感的心绞病老年患者。 随机选择我院1996年6月-l998年7月住院及门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5例.观察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或单用硝酸异山梨酯)以及合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135例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A组为硝酸异山梨酯组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4~78岁,平均(58.6±6.2)岁;心功能(Killip分级)I级22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2例;劳力性心绞痛15例,自发性心绞痛10例,混合性心绞痛11例。B组为复方丹参滴丸组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42~79岁,平均(58.4±6.8)岁;心功能I级18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2例;劳力性心绞痛14例,自发性心绞痛9例,混合性心绞痛8例。C组为复方丹参滴丸加硝酸异山梨酯组68例,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42~82岁,平均(59.2±7.8)岁;心功能I级30例,Ⅱ级23例,Ⅲ级12例,Ⅳ级3例;劳力性心绞痛31例,自发性心绞痛16例,混合性心绞痛21例。3组患者心绞痛类型、年龄、性别及心功能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1.2 治疗方法:A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0 mg,每日3次,必要时夜间加服1次;B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必要时改舌下含服;C组联用上述2种药物,剂量同A组和B组。3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凝及溶栓药物。 1.3 血液流变性监测:应用上海医科大学L—100型血液流变仪及BME—1型生物医学计算机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上海医科大学电泳仪)和纤维蛋白原(比浊法)。 1.4 运动耐力试验: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做运动耐力试验,即规定在60秒钟内完成100级台阶的爬楼梯试验,即刻测定息者的心率和血压。有下列表现之一者为运动终止指标:①心绞痛发作;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③极度疲劳。 1.5 统计学处理:观察数据进行X2检验及方差分析。 1.6 疗效标准: 1.6.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JL\绞痛症状在2周内基本得到控制,能够进行日常活动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每周少于2次,每次发作时间<2分钟,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轻度影响正常活动为有效5l临床症状元明显改善,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需要更换药物为无效。 1.6.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缺血型ST—T基本恢复正常(改善>70%),同时早搏消失为显效;缺血型ST—T有所改善(改善50%~70%),同时早搏有所减少为有效;缺血型ST—T无明显改善(改善50%) ,早搏仍存在为无效。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A组显效6例(16.7%),有效20例(55.6%),无效10例(27.7%),总有效率72.3%;B组显效4例(12.9%),有效15例(48.4%),无效12例(38.7%),总有效率61.3%;C组显效15例(22.1%),有效43例(63.2%),无效10例(14.7%),总有效率85.3%。经统计学分析,A、B 2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C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2组(P均0.05)。 2.2 心电图疗效;A组显效4例(11.1%),有效17例(47.2%),无效15例(41.7%),总有效率58.3%;B组显效

文档评论(0)

vtango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