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笔记——考试重点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学笔记——考试重点方案

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区别 双 单 外表 有木栓层 无木栓层或薄 断面 形成层的环纹 内皮层的环纹 V.B . 环状排列 散布 髓 中央具髓 中央无髓 狗脊 【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 【性状】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有黄白色锥管束5~13个,环列 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 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称“辽细辛” 【性状】常卷曲成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大黄 【来源】蓼科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性状】髓部可见星点(异型锥管束);嚼之黏牙,有砂砾感 何首乌 【性状】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锥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像山芋) 牛膝 【来源】苋科 【产地】主产河南等地(为四大怀药之一)。 【性状】怀牛膝:散多数黄白色点状锥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锥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商陆 【性状】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久嚼麻舌。 银柴胡 【来源】石竹科 银柴胡的干燥根 【性状】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 太子参 【来源】石竹科 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川乌、草乌、附子 【来源】毛茛科 乌头干燥母根——川乌 北乌头的块根——草乌 乌头子根加工品——附子 【性状】 一、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而麻舌 二、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白芍 【产地】浙江产为杭白芍,为“浙八味” 【采收】刮去粗皮,入沸水略煮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性状】味微苦,酸。 赤芍 【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味微苦、酸涩 黄连 【来源】 毛茛科 黄连的根茎——“味连” 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 云南黄连的根茎——“云连” 【性状】 1.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鸡爪黄连”;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 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 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 防己 【性状】富粉性,形似猪大肠。断面平坦,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延胡索 【产地】浙江,“浙八味”之一 【采收】沸水中煮至内部无白心 板蓝根 【来源】为十字花科 菘蓝的根 【产地】河北、江苏、河南、安徽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习称“金井玉栏” 苦参 【来源】豆科 苦参干燥根 【性状】味极苦 葛根、粉葛 【来源】葛根——豆科野葛干燥根 粉葛——豆科甘葛藤干燥根 【性状】葛根——纤维性;粉葛——富粉性 山豆根 【来源】豆科 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豆腥气,味极苦 北豆根 【来源】防己科 蝙蝠葛干燥根茎 甘草 【产地】内蒙古、新疆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性状】断面纤维性、粉性,具“菊花心”。味甜而特殊。 黄芪 【来源】豆科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称“金井玉栏”;显“菊花心”;气微,生豆腥气弄,味微甜。 注:黄芪(色深)和甘草(色浅) 远志 【性状】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甘草水煮)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园参”:栽培品 ◆“林下山参”、“籽海”:播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热生长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关药” 【性状】1.上部或全体有疏浅的粗横纹及明显纵皱纹,须根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2.根茎(芦头)具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及不定根(艼)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产地】云南东部(滇七) ;广西西部的田东、田阳等县(田七) 【采收】主根称“三七”,剪下的芦头、侧根、细根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表面灰黄色(铜皮)或灰褐色(铁皮),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味苦,后回甜。 白芷 【性状】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或排列成四纵行。形成层环近圆形(散生)或近方形(纵生) 当归 【来源】甘肃岷县 【采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断面有多数棕色油点及裂隙(点状分泌腺),香气浓郁 羌活 【来源】伞形科羌活、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 【性状】按药材形态:羌活:“蚕羌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