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结构平面钢闸门设计计算书方案.doc

水工钢结构平面钢闸门设计计算书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工钢结构平面钢闸门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及有关规定: 闸门形式:潜孔式平面钢闸门。 2. 孔的性质:深孔形式。 3. 材料: 钢材:Q235 焊条:E43;手工电焊;普通方法检查。 止水:侧止水用P型橡皮,底止水用条型橡皮。 行走支承:采用胶木滑道,压合胶布用MCS—2。 砼强度等级:C20。 启闭机械:卷扬式启闭机。 4.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刚闸门设计规范(SL74-95),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8 二、闸门结构的形式及布置 闸门尺寸的确定(图1示) 1.闸门孔口尺寸: 孔口净跨(L):3.50m。 孔口净高:3.50m。 闸门高度(H):3.66m。 闸门宽度:4.20m。 荷载跨度(H1):3.66m。 计算跨度(L1):3.90m。 学号为1 学号为2 学号为3 学号为4 学号为5 L=3.5m,L1=3.9m L=3.55m,L1=3.95m L=3.6m,L1=4.0m L=3.65m,L1=4.05m L=3.7m,L1=4.1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学号为6 学号为7 学号为8 学号为9 学号为0 L=3.75m,L1=4.15m L=3.8m,L1=4.2m L=3.85m,L1=4.25m L=3.9m,L1=4.3m L=3.95m,L1=4.35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H=4.05m, H1=4.05m 2.计算水头:50.00m。 主梁的布置 1.主梁的数目及形式主梁是闸门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数目主要取决于闸门的尺寸。因为闸门跨度L=3.50m,闸门高度h=3.66m,Lh。所以闸门采用4根主梁。本闸门属中等跨度,为了便于制造和维护,决定采用实腹式组合梁。 2.主梁的布置本闸门为高水头的深孔闸门,孔口尺寸较小,门顶与门底的水压强度差值相对较小。所以,主梁的位置按等间距来布置。设计时按最下面的那根受力最大的主梁来设计,各主梁采用相同的截面尺寸。 3.梁格的布置及形式 梁格采用复式布置与等高连接,水平次梁穿过横隔板所支承。水平梁为连续梁,间距应上疏下密,使面板个区格需要的厚度大致相等,布置图2示 三、面板设计 根据《钢闸门设计规范SDJ—78(试行)》关于面板的设计,先估算面板厚度,在主梁截面选择以后再验算面板的局部弯曲与主梁整体弯曲的折算应力。 1.估算面板厚度假定梁格布置尺寸如图2所示。面板厚度按下式计算 t=a当b/a≤3时,a=1.65,则t=a=0.065当b/a 3时,a=1.55,则t=a=0.067 现列表1计算如下: 表1 区格 a(mm) b(mm) b/a k P[N/mm2] t(mm) Ⅰ 405 965 2.383 0.732 0.49 0.60 13.795 Ⅱ 345 965 2.80 0.50 0.49 0.50 11.2125 Ⅲ 345 965 2.80 0.74 0.49 0.60 13.455 根据上表计算,选用面板厚度t=14mm 。 2.面板与梁格的连接计算 已知面板厚度t=14mm ,并且近似地取板中最大弯应力σmax=[σ]=160N/mm2,则 p=0.07х14х160=156.8.2N/mm , 面板与主梁连接焊缝方向单位长度内地应力: T== 面板与主梁连接的焊缝厚度: , 面板与梁格连接焊缝厚度取起最小厚度。 四、水平次梁,顶梁和底梁地设计 1.荷载与内力地验算 水平次梁和顶,底梁都时支承在横隔板上地连续梁,作用在它们上面的水压力可 按下式计算,即 q=p 现列表2计算如下: 表2 梁号 梁轴线处水压力强度P (kN/mm2) (m) (kN/m) 1(顶梁) 454.13 0.225 115.80 0.51 2(主梁) 459.13 0.48 220.38 0.45 3(水平次梁) 463.54 0.45 208.59 0.45 4(主梁) 467.95 0.45 210.58 0.455(水平次梁) 472.36 0.45 212.56 0.45 6(主梁) 476.47 0.45 214.41 0.45 7(水平次梁) 481.18 0.45 216.53 0.45 8(主梁) 485.59 0.45 218.51 0.45 9(底梁) 490 0.225 110.25∑=1727.61kN/m 根据上表计算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