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活动窥探语言思维口才广告.doc

从心理活动窥探语言思维口才广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题目很大,我从语言和文字艺术的角度阐述一些心理学及行为思想的模式和方法。很可能不能面面具到,我不是大师,很多地方自己相当的弱势,仅供分享,大家指正以便自我拔高。用大众谦逊的说法就是抛砖引玉,用我的比喻来形容就是:我只是一根微不足道的导火线,而你是潜能、威力无限的炸弹。 言归正传。/uxucd =================================================== 在正文之前,送一段经典话语: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luán)肉,而知一镬(huò)之味,一鼎之调。” 一、习惯性用语。/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这里所讲的习惯性用语,不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有相似但有区别。它是习惯性思维的沉淀,在很多的场合它会暴露出很多的隐性信息的语言。它也类似于个性语言,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和文学艺术中常说的性格特征。在影视和文学中,常常要求什么性格的人说什么话,这是创作者必须潜心揣摩的核心,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这句话属于他的性格”。这种个性化语言很浓,而我这里要讲的,要比口头禅和个性语言更细微。举个真实的例子,我在和网友聊天的时候,谈到家长的管教,一位网友就这样说到“我家里也对我们管的很严”。这句看似很普通很话,不属于口头禅,也不像个性语言,可却暴露了她的一些信息,暴露的原因属于她的习惯用语思维或模式。我暂不分析原因,先把事件讲完。听她这么一说,我马上回复“你不是独生子哟,是大的还是小的?”她说“我是小的。咦,你怎么知道我不是独生子?”我没回答她的问题,直接说“哦,你还有个姐姐!呵呵,是吧?”她惊讶道“你怎么会知道的?是不是我以前告诉过你?”我说“没有,我才加你的,第一次聊呀。”她更惊讶“你是我同学?朋友?认识我?”我也说没有,可她就是不相信。故事不用延续,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其实是由她的习惯性用语告诉我的,然后加上分析推则。她在聊天中用了“我们”——“我家里也对我们管的很严”。试想一下,“我们”是指两个以上,要是你的独生子的话,你会说家里对我们管的严吗?这就是我所讲的习惯性用语。当然这里要说的是,若是多兄弟子女,有些人会单指说“对我管的严”,因为有些人习惯上不喜欢谈及兄弟姐妹,她只单指自己,所以它的反推理过程可能会出错。例如有,“某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格”,这里是说老师对他的偏爱,是特指对他的关爱;但也会说“某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这里是指老师对全班大家要求,属于老师教学作风。回到案例。我为什么可以说出她还有姐姐而不是哥哥呢?这属于推理和概率方法了。背景分析:1,80年代出生的人,正处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2,中国传统思想左右,家庭中单纯想要男孩居多,占80%;单纯想有龙有凤的占50%;单纯想多子女的占30%。由此可以推出,要是第一胎就是男孩了,想再要一胎的想法只有50%或30%;若第一胎是女孩,想再生的想法就会有80%,都是冲着想要男孩的。所以不用考虑属于第二胎的当事人是男是女,猜她有个姐姐的正确概率占到了80%,猜她有个哥哥的话正确率最高只有50%。也就是说因为她父母生的第一胎是女孩,才会更想要第二胎。 类似于这种习惯性用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的存在着,且是在自己没有意识的状态下无形的透露了很多的其它信息。好比,你朋友看到你的项链说了句:“你也有条这样的项链呀,给我看看。”这样“也”的用法,其实是一个对比,全句应该是“张三有条这样的项链,你也有条这样的项链呀,给我看看。”在表达的过程中,人们已经习惯性的省去了前面一句,因为表达的重点不是要说明张三有这样的项链,而是要说明你有这要的项链。诚然,个性化语言可以让我们知道对方的性格特点等,地方口音让我们知道他的所属地,这里所讲的习惯性的语言结构用词,会让我们更细微深入的了解一些信息和心理。 二,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用语一样,它是对思维模式的一种探索,思维的表现形式又承载于语言上了。什么是习惯性思维呢?就是一般性的无意识下的思维,很自然的一种思维反应,也叫常规思维,就像人跌倒时会无意识的用手撑着,害怕时会无意识的发抖一样。举个例子,曾做过的实验:你和你朋友玩个游戏,先问对方“猫吃什么?”他会回答“老鼠”,然后你要求游戏:你说“猫吃”他回答“老鼠”,如此反复快速多次,也要求他快速回答,突然间你换成“老鼠”,很大一部分人会脱口出说“吃猫”。大家可尝试一下,挺搞笑的,甚至会出现较长一段时间你说“老鼠”,他还在回答“吃猫”而全然不觉。原因是他在反复的N次演练中,进入了无意识的机械思维运作了,突然间的更换,使他的大脑也随之无意识的更换了。这种思维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演讲中会引导听众进行常规的反问,从而引人入胜;在谈判、献计中也常用它引君入瓮;在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