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仪治疗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合治疗仪 治疗指南 治疗常识 治疗方法 适应症 人体穴位分布图 治疗常识 人体结构系统概论 诊断 治疗概述 理疗学及其针灸、电疗 六合治疗仪产品简介 影响“六合”治疗效果的因素 第一章 人体结构系统概论 ??????一、现代医学生理结构概述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人体生理解剖学基础之上,它依据结构和功能,将人体分为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产生收缩,牵引骨骼,进行各种活动。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外围部分,它将各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中枢神经,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和全身器官发生联系。神经系统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调控系统。   3.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及呼吸肌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4.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心脏是中心,推动血液流动;血管是周围结构,分动脉、静脉、毛细管三种。心脏和血管将消化系统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器官和机体。   5.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与其相连的唾液腺、胰腺、肝脏、胆囊组成。人体所需的氧、水、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和转化而变为有用的物质,经循环系统运送全身。   6.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膀胱还有贮存尿液的作用。泌尿系统主要作用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物,避免有害物质对机体毒害;另一作用是排除多余的水和盐,保持体内平衡。   7.内分泌系统:由特殊的腺体组成,因无排泄管,故称内分泌腺。腺体分泌的物质为激素,运动全身,调节器官功能。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岛、生殖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维持正常代谢;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和磷的代谢;肾上腺分泌不同激素,维持盐和糖代谢;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维持正常血糖。   8.生殖系统:人类的繁衍靠生殖系统完成,男女生殖系统由不同的生殖器官组成。人类的生殖器分内生殖器与外生殖器,内生殖器是产生和排出精子(男)、卵子(女)的器官,外生殖器为性交器官(男女生殖器结构及功能从略)。   9.感觉器官:由特殊的感受装置及附属结构共同构成,其感受装置称为感受器。感受器能接受机体内外的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进入高级中枢而产生感觉。   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二、传统中医脏腑、经络概述   脏腑是人体内脏之总称,分为六脏六腑两大类。   六脏是肝、心、脾、肺、肾、心包;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脏的功能是产生和储藏精气,其特点是“藏而不泄”;六腑的功能是腐熟水谷(消化)、泌别清浊(吸收)、传化糟粕(排泄),其特点是“泄而不藏”。   脏腑之间在功能上是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脏腑之间又有表里配合的关系,通过各自所属的经络取得联系。   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运行的途径,十二脏腑有其所属十二条经脉,六脏属阴经,六腑属阳经,这些经脉分别走向上肢、下肢、头面、躯干,与体表五体七窍相连,构成经脉循环系统,使人体构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三、十四经脉(经络)   上文已述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运行的途径。经为干线,络为分支,经与络纵横交错,互为沟通,经络又乏称经脉。   经有正经、奇经两类。正经十二条,所属十二脏腑;奇经有八条,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二脉各有专穴,所以任、督两脉又与十二正经并称为十四经脉。   经络的循行和分布各不相同,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任脉行于胸腹,督脉行于背脊。   四、经穴(穴位)概述   经穴或叫输穴或穴位,是经络脏腑之气转输和聚集于体表的地方,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针灸治疗施治的特定部位。   经穴由古代医家逐步发现积累而成,至清代记载有361个穴名,其中单穴52个,位于任、督两脉,躯干前后中轴线上;双穴左右对称,有309个×2,位于十二经脉。   穴位按其位置所在分为三类。分布在十四经脉上的穴位称“十四经经穴”;未在十四经脉上的称“经外奇穴”,它是从阿是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阿是穴无一定位置,而经外奇穴已历经实践,证明有特殊疗效后,有了固定的位置(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奇穴48个);第三类是“阿是穴”,又称“天应穴”,它没有固定位置,以痛处为穴,何处痛,即在何处施治。 第二章 诊断、治疗概述  一、现代医学诊断、治疗概述   现代医学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临床学

文档评论(0)

fu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