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及其文学创作详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在传统批判中 的偏激问题 鲁迅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最深刻、 攻打最猛烈的人之一。 1、鲁迅对传统批判严厉,态度决绝,甚至很偏激。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之口,把中国历史、文明高度概括和比喻为“吃人的筵席”,而传统中国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席的厨房”。这是一种小说的形象表现,其中有鲁迅独特的体验和发现。《狂人日记》用“吃人”来概括中国传统,主要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又是一种狭而深刻的批判,是极带义愤的攻打和否定。 2、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鲁迅常采取与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反评判。这可能让人震撼、惊愕,虽然不习惯却又顿觉清醒,思路别开生面。一些我人引以为荣的事,到了鲁迅那里,却可能又有新发现,有入骨的质疑。 鲁迅对传统首先采取的是怀疑的态度,他常常另辟一种眼光,透入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提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适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份。 3、鲁迅主张不要读中国书 在《青年必读书》(1925)中,鲁迅这样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P12)鲁迅是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读经的思潮,而提出要“少看中国书”的。其中也蕴涵有鲁迅对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特别是对那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的反感,这是杂文笔法,一种批判式的情绪的表达。 (二)? 从实际内容看,鲁迅反反对和坚决批判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的东西,是专制主义制度和文化,包括“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以及种种使国民精神愚昧、麻木、迷信的那些精神,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决心,谈何容易。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另一方面,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仍然在严惩地禁锢民族的精神,麻木灵魂,消解活力。 鲁迅为了警醒人们,最好是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态度立场,去告别旧时代。这样,有时他就难免要表现为“有意的偏激”。所以,“吃人”也好,“不读中国书”也好,这种急需突破传统的态度,即使有些偏激,也是条例那时代变革需要的。 (三)?鲁迅并不讳言自己反传统之激烈、绝对,乃至全盘否定。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这当然是一种策略。 封建传统如此根深蒂固,“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如果不用全盘否定式的彻底决裂的态度,如果一开始就总是强调“因时制宜,折中至当”,那势必被调和折中的社会惰性所裹挟,任何改革都只能流于空谈。正是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传统这个意义上,我们高度肯定鲁迅对于现代文化转型的价值,肯定他在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主张: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即择取传统文化中好的优秀的成份,融合外来思想和良规,创立新文化。 2.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 3.对传统批判的表现:一、提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整理、研究、分析。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问题 1.劣根性,包括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 2.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对民族的自省,是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动力。他总是带着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带有无限的悲悯和无奈,去表现和批判他所置身的那个病态社会。 3.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总是带有社会心理研究的性质,注目于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 4.鲁迅骂人尖刻。鲁迅是批判性的,是写痛快文章的,又是清醒的,足以为社会提供思想观照,深切关注国民性改造的问题,为中国文化艰难转型苦苦寻找出路,正是鲁迅的伟大之处。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 ◆鲁迅所期待的中国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批判继承,对外来的文明有选择地借鉴吸取,而这一切努力就是要落实到思想启蒙,发行国民性,从根本上“立人”。 ◆向现代化转型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难题,就是在大力推进经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