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生命秘密的科学家们.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结构特点: 1、两条链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 2 、外侧: 脱氧核糖和磷酸相连,基本骨架; 内侧:碱基对相连 3、碱基配对计算: 练一练: 某DNA分子有两条链,分别是a链和b链, 1 、已知a链上(A+T)/(C+G)=x,则b链和整个DNA分子中(A+T)/(C+G)分别是多少? 2 、已知a链上(A+C)/(T+G)=x,则b链和整个DNA分子中(A+C)/(T+G)分别是多少? 4、DNA的特性: 1、多样性: 碱基对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2、特异性: 不同的DNA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1.DNA分子复制发生在什么时间?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哪些条件? 4.DNA分子复制过程有何特点? 5.DNA分子复制的结果是? 6.DNA分子复制有何生物学意义? 7.DNA分子复制是主要在细胞的何处进行的? 揭开生命秘密的科学家们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思(Griffith)进行了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可以使无害的R型肺炎球菌转化为有害的S型肺炎球菌,为什么呢?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的艾弗里(Avery)立刻敏感地抓住了这一问题,进行了“转化因子”实验,艾弗里等人的研究工作表明:DNA是遗传物质。 更有说服力的是1952年赫尔希(Hershey)和蔡斯(Chase)利用病毒为实验材料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从1944年到1952年,用了8年时间,全世界科学家才一致接受了艾弗里:生命的遗传物质是DNA。 揭开生命秘密的科学家们 1953年2月的一天,沃森(Watson)在伦敦的威尔金斯那里看到了弗兰克林(Franklin)拍摄的DNA照片。在弗兰克林(Franklin)拍摄的DNA照片的启发下,沃森与克里克(Crick)终于确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理论,4月25日,在英国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上,克里克和沃森把他们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研究成果用文章的形式公诸于世。 揭开生命秘密的科学家们 DNA的结构和复制 复习 执教:王志国 DNA 结构 复制 1、概念 2、时间 3、场所 4、过程 5、方式 6、结果 7、条件 8、意义 基本单位 结构特点 计算公式 DNA特性 突变 基因 分裂 染色体 遗传定律 建构知识网络:想一想 鉴定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一、DNA的结构: 元素 基本单位 化学结构 结构特点 1.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A(腺嘌呤) G(鸟嘌呤) C(胞嘧啶) T(胸腺嘧啶) 一、DNA分子的结构: 磷酸 脱氧 核糖 碱基 A P 脱氧 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P 脱氧 核糖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P 脱氧 核糖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P 脱氧 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 4 种 ) A P 脱氧 核糖 G P 脱氧 核糖 C P 脱氧 核糖 T P 脱氧 核糖 脱氧 核糖 A P G P C P T P 脱氧 核糖 脱氧 核糖 脱氧核糖 为什么A与T配对C和G配对? T A C G 3 、碱基对靠氢键相连。 A+C=T+G=A+G=T+C A=T 、C=G; 整个DNA分子中 答案:x、x 答案:1/x、1 3.在一个DNA分子中,腺瞟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中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那么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 A.12%、34% B.21%、24% C. 34%、12% D.58%、30% C 解析: 方法一:假设(特殊值)设两条链共有碱基200个 所以A+T= 200×42%=84个 所以G+C=116 A=T=42 G=C=58 一条链中 C=24 T=30 另一条链中C=34 T=12 练一练: 3、稳定性: 外侧链排列稳定不变;内侧链碱基对氢键相连 资料 问题:为何说为99.9999%的精确度呢?  “没有任何一项法庭证据鉴别技术像DNA鉴定一样,能够以99.9999%的精度锁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在全国司法系统推广DNA证据鉴定技术,建立全国联网的犯罪现场DNA证据数据库以及重点监控人群DNA数据库,对于大幅提高破案率、缩短结案时间,震慑强奸、杀人等恶性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主任邓亚军博士说。 DNA证据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彭加木,作为首位全面考察罗布泊的中国科学家,因为独身找水源而失踪。为了寻找他,中国人民解放军紧急动员,空军派出了飞机;陆军派出了地面部队,搜索,但还是没有找到,由此产生了种种猜测,留下种种谜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