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之行心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安之行心得体会 篇一:红安心得体会 红安之行 精神之旅红安,位于省境东北部,大别山脉下,这是一个山区小县,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 县”,就是这个小小的县城,竟然走出了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今天,我怀着对革命先烈无 限怀念,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在这里,我被“朴诚勇毅、 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在七里坪的长胜街,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先烈 们举起了反抗的红旗,打土豪、惩恶霸,红色政权迅速建立,由此轰轰烈烈的黄麻暴动在七 里坪掀开了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最早武装起义之一,载入中国革命史册。长夜里,油灯下, 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讨论局势,扩大了红色政权,建立了鄂豫皖苏区。这个“黄麻起义” 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鄂豫皖苏区早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 心,七里坪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和牺牲,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今天一个富强民族的 新中国正在崛起。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人打仗,女人送饭。”在“黄麻起义和 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写这么一句话,这个耳熟能详的民谣,正映衬着革命先辈一 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与伟大。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们,我站立在这面英雄的墙前, 除了震惊,就是感动,这不单单是缅怀,更多的是骄傲,自豪,感慨····人民战争就是无穷 的力量,只要坚持信念,总有胜利的那一天。 在革命历史纪念馆,一段段历史重现在我眼前。夜幕里,丛林里闪烁着火光,不久星火 燎原,火光一片,冲天的呐喊、紧攥的拳头,黄麻人民冲进城中,开始了艰苦卓越的革命战 斗。墙上的图画,鲜红的字迹,一尊尊烈士遗像,十四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使我们的心灵一 次次被震撼。“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有大山在,到处有红军!”,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人 在战斗,有的甚至一家人都投身到革命中来,全家人用生命谱写着: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 人的大无畏精神。他们感人的英雄壮举,世人将永远不能忘记!在这个红土地上诞生了两位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险危 难,不计个人利益,一心一意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们艰苦朴素,爱党爱国爱人民,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为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通过这次革命传统教育,让我真切的感觉到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崇高与伟大。红安精神 就是一种“执着坚韧、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学 习了红安精神的灵魂,就要将其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作为一名****,更要继承革命传统和发扬红安精神,工作中要脚踏实地、尽职尽责,执法要公平公正,确保*****。 一次红安之行,我却欲罢不能,缅怀先烈,瞻仰前辈,红安精神让心灵不断升华。篇二: 学习红安精神心得体会学习红安精神心得体会红安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 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诞生在这里,是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和200多位将军的故乡。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四十八万红安儿女在这里赴汤蹈火,进行 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26年的革命斗争史诗中,红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 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为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 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正是由于红安人民有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革命才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才能使这片热土人才辈出,将星闪耀。 由此产生了“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 近日,省委党校组织我们到红安革命老区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怀着对革命先 烈无限怀念,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陵园和部分革命旧 址。 在参观学习中,我仿佛进入了充满血泪和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看见硝烟中闪耀的光芒。 这便是中国共产党执着的追求和勇敢的斗争,同时,也是在向世人呐喊,这种呐喊时时震撼 着我的心。面对一张张年轻、英俊的面容,我不禁肃然起敬。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在反动 派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下,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佩。他们当中,牺牲时大 多数才二、三十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面对敌人酷刑与死亡,义无反顾、大义 凛然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在这个特 殊的战场上,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与肉无情地嘲笑了敌人的疯狂和愚蠢,他们对共产

文档评论(0)

raojun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