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第1课 卫灵公第十五 第1节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十五15.1-15.15。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并掌握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意思。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讲解。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听录音跟读,读准字音。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解意思。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3.老师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 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 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 三、课堂小结。 通过诵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2课 卫灵公第十五 第2节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十五15.16-15.3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并掌握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意思。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讲解。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听录音跟读,读准字音。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解意思。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3.老师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 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 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第3课 季氏第十六 第3节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季氏第十六16.1-16.14。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并掌握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意思。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讲解。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范读,正音。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粗知大意。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3.学生读文,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 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 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第4课 阳货第十七 第4节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阳货第十七17.1-17.15。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内容,掌握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 2.理解文章意思。 (1)学生自己体会意思。 (2)粗知大意。 子曰:“性相近也,习

文档评论(0)

dd5454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