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30.少饮酒,不酗酒。 31.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 32.拒绝毒品。 33.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34.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35.经常开窗通风。 3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8.膳食要清淡少盐。 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41.不滥用抗生素。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4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5.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47.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4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54.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l次健康体检 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避免儿童接近危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病。 手的清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手是传染病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之一。带有病原体(导致疾病的病毒和细菌等)的手可通过握手、接触扶手等途径将病原体传给他人,病原体 也可通过触摸自己的眼、口、鼻,侵入体内造成感染。因此,回到家中,首先应该先洗手。 遇到下述情况都需要洗手:吃饭服药前,接触清洁物品、搂抱婴幼儿前,便前便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外出归来;去医院看病或者接触患者后,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或唾液之后,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后,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清洗。 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打开水龙头后,用流动的水;中洗手部,应该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打上肥皂均匀涂抹,搓出皂沫,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然后再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l 5秒,最后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干净。洗手时,要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应将手的各个部位清洗到。如果没有自来水,也可以用勺取水浇洗。 揩手毛巾应放置妥当,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果能预备多条毛巾以供替换,则更为理想。在没有洗手设备的情况下,可用60%酒精的洗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洗澡能洗掉积汗和污垢,促进排汗,进而保证皮肤有效地调节体温,并有利于皮肤的“呼吸”功能;洗澡可以加快皮肤和肌肉的血液循环,使皮肤获得更多的营养,清除乳酸等,使人感到疲倦的物质和其它废物,消除人体疲劳,减轻或消除肌肉痛;略比体温高一些,温度适宜的浴水对皮肤、神经有安抚、镇静的作用,有助于止痒、止痛和缓解其它不适感。洗澡时水温保持在38。C最适宜,最好不要超过40。C。 无论女性还是男性,都应养成每晚唾前清洗外阴的习惯。性生活前清洗外阴,可以有效地预防妇女生殖道感染。清洗时应该用清洁的水、专用盆、毛巾。 不应与别人共用牙刷、毛巾、剃须刀,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如果一个人患有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可能沾染到洗浴使用的盆、毛巾上,如果与他人共用盆、毛巾,有可能导致共用者感染这些疾病。此外,不共用毛巾、盆,还能预防沙眼、“红眼病”等接触性传染病。 27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龋病俗称“虫牙”或“蛀牙”,但并不是牙里真有什么“虫子”。在我国,患有龋病的患者多达4亿人以上,尤其是婴幼儿,乳牙的患龋率相当高,这大大损害了儿童的口腔健康。 龋病的病因非常复杂。除了细菌破坏以外,经常吃糖或甜食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在口腔里,平时就有许多能致龋的细菌。口腔里适合的温度、湿度,以及牙齿表面的沟窝和牙缝中残留的食物,都给细菌提供了生存、繁殖的良好条件。这些细菌和唾液中的营养成分,又会黏附在牙齿的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