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和土壤课件.ppt

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和土壤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课下作业”见“课时跟踪检测(十)” * * * * * * * * * * * * * * *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因素 作 用 分 布 特 征 光照 绿色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阳坡、密林上层光照强处多分布喜光植物,如马尾松;阴坡、密林底层光照弱处多分布喜阴植物,如冷杉 热量 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植被带 水分 在植物分布中起重要作用 从沿海向内陆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的分布特征,同时影响植物形态 风 改变植物的形状 迎风面树枝受损,背风面树枝生长,形成旗形树冠 热量和水分 共同作用 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 植物名称 植 物 形 态 指 示 环 境 骆驼刺 叶子变成细刺;根系很发达 干旱的沙漠环境 莲(荷花) 叶子柔嫩硕大,根系不发达 陆地水湿环境 旗形树 迎风面树叶、树枝受损逐渐萎蔫死亡 树冠指向盛行 风运动方向 铁芒萁、茶树等 酸性土壤 * 大气圈 改造了大气的组成成分,影响大气的热力作用过 程,并通过水循环影响大气中水汽的含量 水圈 改造了水的化学成分,影响水循环,涵养水源,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 岩石圈 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大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 土壤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着成土过程的开始 * * * * * 土 壤 相态 成分 理想 体积比 组成及 来源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固 相 矿 物 质 45% 成土母质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①是土壤的物质基础,组成整个土体的“骨骼”; ②经风化分解释放钾、磷、钙、镁等营养元素,是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 机 质 5% 由生物残体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殖质 ①经微生物分解,释放以氮素为主的养分,供植物吸收; ②释放二氧化碳,加强光合作 用; ③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相态 成分 理想 体积比 组成及来源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液相 水分 20%~ 30% 主要来自 地表水 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和气体此消彼长,共同影响土壤热量状 况。性状良好的土壤,既能通气透 水,又能蓄水保温 气 相 空气 20%~ 30% 一部分来自大气,另一部分来自土壤内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 续表 * 类型 形成过程 及影响因素 土壤性状及肥力特性(或制约因素) 自 然 土 壤 裸露岩石 风 化 地质、地形、气候 成土母质 无肥力,有一定通气蓄水性能,可释放少量矿物养分 低等 微 植物 生 物 生物 原始土壤 风化加剧,有机质积累,性能改善,增加氮素养分,肥力提高 草本 木本 植物 植物 生物 成熟土壤 有机质更丰富,土粒团聚(形成团粒结构),形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层 * 类型 形成过程 及影响因素 土壤性状及肥力特性(或制约因素) 农业土壤 人类 耕作 活动 培育 耕作土壤 表层形成疏松肥沃的耕作层;下层坚 实,有保肥、保温、蓄水作用 续表 * * * * 河流水文特征 * * * * * 植物与气候的关系 * * * * * 考纲 下载 1.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2.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考纲 解读 1.识记:陆地水体的类型;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水循环的意义;水资源的分布。 2.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3.应用: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淡水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 冰川 潜水 冰川 深层 浅层 * 大气降水 固态 液态 冰川融水 相互补给 调蓄 * * 海陆间 海洋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下渗 陆地 植物蒸腾 海洋 * 更新 物质迁移 地表形态 * 气候 光照 热量 * 光合作用 * 化学元素 能量 化学 沉积岩 土壤 改造自然 维护生态平衡 * 物质循环 有机界 无机界 具有肥力 *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耕作 有机质 养分元素 耕作 * 潜水和承压水 潜水 承压水 埋藏 情况 * 潜水 承压水 定义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 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补给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潜水 排泄 蒸发 转化为潜水,出露地表为泉 主要 特征 ①埋藏较浅; ②有自由水面; ③地势高处潜水位高,低处潜水位低; ④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 ⑤水量不稳定; ⑥水质易受污染 ①埋藏较深; ②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 ③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 小,局部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 ④水量较稳定; ⑤水质不易受污染 续表 * 潜水 承压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