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培训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培训材料

第一节 盐水工艺技术 1 生产能力 理论生产能力为240m3/h合格精盐水; 实际生产能力为260m3/h合格精盐水; 膜法除硝处理能力420Kg/h。 2 产品及副产品 2.1精盐水 2.1.1 理化性质: 分子式:NaCl;分子量:58.45;比重2.1675(40℃),假比重0.7~1.2,生成热为97.7千卡/摩尔,熔解热为-1281千卡/摩尔,熔点804℃,沸点1413℃。 2.1.2产品质量标准: 含NaCl 300~315g/L Ca2++Mg2+≤1mg/L SO42-≤5g/L PH值9~11 3 原材料名称、技术标准 3.1 原材料名称:氯化钠  3.1.1 理化性质: 分子式:NaCl;分子量58.44,熔点800.4℃,沸点1413℃,易溶于水,微有潮解性,由于工业盐中含有易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氯化钙、氯化镁杂质而潮解结块。氯化钠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稍有增大,不同温度下其溶解度(见表1): 温度℃ 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 g/h % g/h 10 26.35 316.7 60 27.09 320.5 20 26.43 317.2 70 27.30 321.8 30 26.56 317.6 80 27.53 323.3 40 26.71 318.1 90 27.80 325.3 50 26.89 319.2 100 28.12 328.0 3.1.2 技术标准: H2O含量≤3.5% NaCl含量≥94% 水不溶物含量≤1.0% 硫酸根含量≤1.0% Ca2++Mg2+含量≤0.5% 3.2 原材料名称:碳酸钠 3.2.1理化性质: 俗名:纯碱,分子式:Na2CO3,分子量:106;白色粉末或结晶细粒,味涩,密度2.533g/cm3(25℃),熔点854℃,易溶于水呈强碱性,在35.4℃达到最大溶解度,吸湿性强,能因吸湿而结成硬块。 3.2.2 技术标准:Na2CO3含量≥98% 3.3 原材料名称:氢氧化钠  3.3.1 理化性质 分子式:NaOH,分子量:40;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不透明的固体,质脆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易潮解,且吸收CO2,它对许多物质都有强烈的腐蚀剂。分子式:NaOH,分子量:40。熔点:318.4OC,沸点:1390OC。相对密度(水=1)为2.12。本品不燃烧,易溶于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其产品可分为固体烧碱(固碱),液体烧碱(液碱)及片状烧碱(片碱)。本品的溶液为无色。 3.3.2 技术标准:NaOH浓度:400±20g/L 3.4 原材料名称: 3.4.1 理化性质: 分子式:HCl,分子量:36.5;又名氯氢酸,纯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铁等杂质而呈黄色,与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中,具有强腐蚀性。本工序所需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 3.4.2 技术标准:HCl浓度≥31% 3.5 亚硫酸钠 3..1 理化性质: 分子式:Na2SO3 分子量: 126 外观:白色粉末 密度: 2.633;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具有还原性。本工序配成5%Wt的溶液。 3.5.2 技术标准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单位 分析方法 分析频次 1 Na2SO3 90 % 滴定法 3次/天 2 NaCl 0.5 % 滴定法 3次/天 3 Fe 0.02 % 滴定法 3次/天 FeCl3,分子量:162.5,黑色粉末,易溶于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铁、铜等金属腐蚀性特强,水溶液呈酸性。 3.6.1技术标准 三氯化铁含量:≥40wt% 氯化亚铁:≤4% 水不溶物:≤3.5% 4 生产原理和技术路线  4.1原盐的溶解 原盐在地下池式化盐桶中溶化,得到饱和的粗盐水。化盐时,盐水的浓度、原盐的溶解速度与化盐桶内盐层的厚度以及化盐水的温度成正比。一般保持盐层的厚度为2.5—3.0m,控制化盐水的温度在55—65℃,盐水停留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2 盐水的精制原理 4.2.1 碳酸钠除钙离子 在盐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其和盐水中的Ca2+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其反应式如下: Ca2++CO32-→CaCO3↓ 为了将Ca2+除净,碳酸钠的加入量必须稍超过反应式的理论需要量,本工艺碳酸钠的过碱量0.3~0.5g/l。 4.2.2 氢氧化钠除镁离子 在盐水中加入NaOH溶液,使其和盐水中的Mg2+反应,生成不溶性的Mg(OH)2沉淀物,其反应如下: Mg2++OH-→Mg(OH)2↓ 为了将Mg2+除净,NaOH的加入量必须稍超过反应式的理论需要量,本工艺氢氧化钠过碱量为0.1~0.4g/l。 4.2.3 去除有机物、不溶性机械杂质 由于工业原盐中存在各种杂质,并随化盐过程进入盐水中

文档评论(0)

1984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