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ATP论文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doc

CDCATP论文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DCATP论文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

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 研究生:邢书霞 导 师:张流波 李新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摘 要 本研究通过蓝光试验、潜血试验和ATP生物荧光法等几种方法的比较,将ATP生物荧光法引入到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中,提出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的ATP相对光单位(RLU)。主要结果如下: 蓝光试验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 1.1 2.5×10-5的血液稀释液用蓝光试验可100%测出,1.25×10-5的血液稀释液用 蓝光试验可80%测出。 1.2 蓝光试验测定细菌残留不灵敏。 潜血试验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 2.1 5×10-6的血液稀释液经潜血试验可100%测出,2.5×10-6的血液稀释液经潜血试验可80%测出; 2.2 潜血试验测定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前后血液残留量: 2.2.1当血液污染物浓度小于10-3 血液稀释液时,相同清洗条件下,医疗器械初始污染物浓度越低,潜血试验阳性率越低;并且相同污染物污染医疗器械,清洗液作用时间越长,潜血试验阳性率越低; 2.2.2相同污染物污染医疗器械,当血液污染物浓度在10-3 ~ 10-5范围内时,清洗液清洗5min+ min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水洗6min;当血液污染物浓度为 10-5时,清洗液清洗2min+ min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水洗3min。 2.3潜血试验测定细菌残留不灵敏。 3.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 3.1血液稀释10-2-10-9范围内,血液浓度越低,RLU也越低,血液浓度的对数值与RLU的对数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2= 0.9803)ATP生物荧光法测定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前后血液残留量: 3.2.1相同清洗条件,医疗器械初始污染物浓度越低,其RLU值越低; 3.2.2相同浓度污染物污染医疗器械,清洗时间越长,RLU值越低;并且清洗液清洗组RLU显著低于水洗组RLU。 3.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量在102—108cfu范围内时,菌量对数值与RLU的对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金黄色葡萄球菌R2=0.9778,大肠杆菌R2=0.9840 ),表明ATP生物荧光法可对102—108cfu范围内的菌量进行定量测定。 3.4 ATP生物荧光法测定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前后细菌残留量:ATP生物荧光测定值RLU可与传统的菌落计数值相对应,ATP生物荧光法可快速反映清洗前后的细菌残留量。 4.几种评价方法对清洗后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结果的比较: 4.1 ATP生物荧光法较潜血试验、目测和放大镜下观察更灵敏,且可定量测定。 4.3 预洗去除污染团块,对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非常重要。 5. 参考国际标准,考虑我国实际国情,采用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医疗器械的清 洗效果时,建议RLU≤2000作为评价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的判定标准。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可以快速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只需几分钟即可出结果,十分快速、方便,适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 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ATP生物荧光法;RLU;潜血试验;蓝光试验;细菌计数 前 言 由于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不严而造成医源性感染,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1。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洗,去掉附着在上面的血液、脓液及其他体液等有机物,是保证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国内外的研究证明手术器械上污染的血液、脓液、其他体液和非水溶性的污物经常与微生物混合存在,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其作用,严重影响消毒剂和物理灭菌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而且,有机物的残留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另外有机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腐蚀器械的表面镀层,使器械受到锈蚀。因此,医疗器械彻底清洗是保证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前提,WHO对器械的清洗消毒推荐原则中指出,对污染器械进行初步清洁是消毒的必要步骤3。尤其随着克雅氏病的出现,清洗显得更为重要。 对不同的医疗器械应该选择不同的清洗方法,对结构复杂的器械,如各种内镜必须手工清洗,结构精细的金属医疗器械可用超声波清洗器进行清洗,一般的医疗器械主要用自动清洗器进行清洗。 但是,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究竟何为“清洗合格”,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原因是评价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缺乏统一、简单、广泛接受的测试污染物。 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方法中,细菌计数是最早采用的的方法之一,但是它仅能检测微生物残留量,不能检出可能存在的其他污染物,并且需要48h才可以知道结果。国外医院主要采用目测、潜血试验、蓝光试验、生物膜和A0值的方法评价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近几年有人将ATP生物萤光法引入内镜清洗前后残留物检测4,但国外有关这几种方法的报道较少,国内未见有关这几种方法的系统报道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