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代中日关系的因素分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当代中日关系的因素分析

姓名:洪流 学号:2010202056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影响当代中日关系的因素众所周知,两国之间的关系不是简简单单的过家家式的关系,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关系,是一个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差无几的关系。作用于两国之间的关系的因素多种多样,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大生活,从历史问题到现在的国家局势等等。影响中日之间的关系也是多样的,谈到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首先我们得谈谈中日关系 的发展史。中日关系从古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古代,近代以及现代。一、古代阶段:中日关系的开端是由秦朝时期开始的,当时秦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然而日本却仍处于绳纹社会后、晚期阶段。两国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汉族移民的动迁,经过辽东半岛进入朝鲜半岛进入日本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开辟的。随着中国海上交通工具的发展,逐渐形成另一条道路,即从山东半岛沿海中小岛至辽东半岛,再沿海岸经朝鲜半岛北部南下,进入日本群岛。到了汉朝时,设立四郡,打通了汉与东方四国间的通路,倭人与汉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受阻。当时汉与倭人交往频繁,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国的文化通过这条道路传入日本群岛。到了东汉时期更是与倭人奴国以及伊都国建交。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由于受中国的影响日益发展壮大,中日之间的交往越发的频繁,魏朝时期与邪马台国建立册封交聘关系。两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汉族“归化人”,即由于两晋时期的内乱而流亡到日本的汉人。他们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关系进入历史的高潮阶段,是最为巅峰的时代,过了唐朝中日关系便走上了下滑的道路。当时唐朝与倭国建立贸易以及文化上的交流,倭国向唐朝派遣遣唐使,极大的促进了两国的交流与发展,更是在唐朝时期,倭国正式改名为日本。当时鉴真完成了东渡,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可以说当时唐朝与日本的关系处于和谐向上的发展中。及至唐朝以后中日关系逐渐下滑,走上了下坡路,甚至最后出现了频繁的战争,变成了敌对的双方,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所谓的倭寇,极大地影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即使这样,双方之间仍有交往,例如明日之间的僧人往来、朱子学在日本的昌盛以及清朝初期与江户时期的文化思想交流。二、近代阶段:当清朝末年的鸦片战争的消息传入日本,一向被日本朝野视为上国的清政府竟然被视为夷狄的英国所打败,引起了日本朝野的巨大震动。由此开始清朝的上国形象,尤其是长期形成的世界华夷观念开始崩溃。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壮大,子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日本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签订条约,但被中国拒绝了,同治十年日本走上了侵华的道路,同治五年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从此时起,日本踏上了侵华的道路。此后日本先后爆发“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日本资产阶级通过战争挤进抢夺、侵略、瓜分中国的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的行列。日本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侵占山东半岛。1912年日本为了加大对中国的控制,共发动了三次“满蒙独立运动”并制造了“郑家屯事件”20世纪20年代日本加紧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经济上的侵略,日本加大对华的资本输入。出版各式报刊,例如《汉报》、《闽报》以及《盛京时报》等等。同时为教育中国人在山东省设立众多日本学堂。日本甚至在中设立“对支文化局”标志着文化侵略的进一步侵入。还有就是华盛顿会议后日本明白了中国不是一块好啃得骨头,于是改变了对中国的方针,转而与张作霖勾结进而引起军阀混战。与此同时,中国各阶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情绪高涨,反日反奉倒段运动高涨。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例如田中外交和“东方会议”、蒋介石·田中会谈、第二次出兵、济南事件以及“满蒙交涉”和“山东·张作霖密约”等等。1935年9月18日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日本就此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接着就是中日双方得10年战争时期,1945年中日战争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而结束。三、现代阶段: 现代阶段随着中国的成立、国家的独立以及国家主权的完整,中日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慢慢有上升的趋势。中日之间的战后关系由中日民间的友好活动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中日民间的友好活动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步形成,形成初次高潮以及遭受到严重的梗阻。其中其关键做用的几个领导人分别是周恩来、鸠山内阁以及岸信介内阁。在岸信介内阁当政时期中日民间的交往几乎完全中断,日本掀起强烈的反对岸信介政府的强大斗争。接着由于池田勇人内阁对华政策的局部调整近代中日关系被推到半官半民阶段,其间中国提出“中日贸易三原则”才使得中日贸易往来得以恢复。但紧接着由于佐藤内阁追随着美国极力推行仇视中国的政策,中日之间的关系陷入重重的阻力之中,中国为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健康发展做出了必要的努力,例如对佐藤政府的反华行径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抨击、提出“中对日贸易四项条件”,四项条件分别是:如果有的日本厂商想与中国做贸易,同时又帮助台湾蒋介

文档评论(0)

1789811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