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现状及其对策的思考..doc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现状及其对策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现状及其对策的思考.

课程名称:现代国家视野下的基层治理问题 论文题目: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现状及其对策的思考 学 院:法学院 专 业:社会工作 年 级:2010级 班 级:社工101班 姓 名:陈才 学 号:1003010083 指导老师:罗筠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现状及其对策的思考 摘要: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而产生了一个新型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健全的社会权益保障机制、社会支持体系滋生出一系列问题。相对于城市的同龄人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权、教育权、发展权、健康权等合法权益均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大大地限制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显得极大的迫切性、紧要性、必须性。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 权益保障机制 社会支持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指因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而留守在户籍地的少年儿童所产生的系列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 、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的现状: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增速快、所占儿童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输出大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做的一次人口抽样调查得到如下数据结果 :(1)农村留守儿童约5861 万人,比2000年的统计结果增长一倍。(2)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我国中部和南部的省份。其中,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 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总量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3)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达到1585.2 万人。这其中约6.15%的孩子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2.03%的孩子未能顺利完成学业,3.17%的孩子最终走上了辍学的道路。(4)高达56.31%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双亲的陪伴或仅有母亲一方的陪伴。。因此,半数以上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的监护责任压在(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的身上。而在对主要监护人(外)祖父母接受教育程度一项的调查中,(外)祖父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只有5.84 年和3.16 年。并且在这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百分比已高达18%至22%。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以下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隐患较高、经常处于失管状态,尤其是寒暑假,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处于“真空”状况,安全事故诸如溺水、摔伤、烫伤、交通事故等的发生频率居高不下,特别是留守女童,被遭受性侵犯、拐卖、猥亵、强奸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照顾意识、自我生活能力缺乏,时常出现营养状况欠佳,生活陋习较多,并养成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甚至出现偷盗、抢掠等越轨行为。 由于缺乏理想的教育环境,一些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较易出现心理问题, 如自我封闭、情感抑郁、性格孤僻、低度自尊以及沟通障碍;并且学习成绩不是那么理想,学上有一定的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其他困难 户籍问题是摆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前重要问题,因为户籍的限制,在城市上学要交赞助费、借读费不说,在课程设置、与城市儿童接受的基础教育方面的悬殊、乃至升学等各方面难以避免的受到隐性歧视。 (二) 就上述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 从儿童个人层面上看,这些留守儿童年龄大抵集中在6-14岁。由于生理上、心理上还处于一个尚未成熟阶段,他们的自我生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改变能力、自我感知认识能力较差,不具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自我改变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叛逆心、好奇心较强,极易受到周围新鲜事物的吸引、诱惑,从而产生很多的越轨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从家庭教育上以及监护人上看,家庭教育功能以及监护功能的弱化,导致孩子产生一些越轨行为甚至走上犯罪。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由于家庭经济压力,父母长期在外,亲子间缺乏有效和紧密的交流,导致父母所承担的教育责任缺失,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以

文档评论(0)

sa1fs5g1xc1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