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论文-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论文-1

山东省宁阳县大庙临邑地区煤层特征分析 赵雪松 (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 泰安 271021) 摘 要:大庙临邑地区位于山东省宁阳县境内,该区煤炭属于宁阳煤田东区的一部分,本区范围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3上、3下煤,其中3上为较稳定可采煤层,3下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3上、3下煤层均属中变质阶段的气煤,3上煤层为低灰分、低硫分优质煤。3下煤层为低中灰分、低硫煤。 关键词:煤炭 特征 大庙临邑 0 引言 山东省宁阳县大庙临邑地区位于山东省宁阳县境内,该区煤炭属于宁阳煤田东区的一部分,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本区含煤为石炭~二叠系,属华北型含煤建造,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本区位于宁阳煤田东区西段,总体形态为一走向近东西的单斜构造。构造以断裂为主,断层东西走向,为正断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类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总厚度约为215m。共含煤19层,煤层平均总厚14.28m。其中可采煤层为3上煤层,平均厚度为m;3下煤层为局部可采,平均厚度为0.83m。其余均为薄煤层,煤层厚度小,只有个别点偶达可采,无经济价值。 图1 典型时间剖面 2.2 煤层对比 本区山西组是以陆相为主的过渡相地层,岩、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规律性明显,且只有3上、3下煤层可采或局部可采,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可以解决其层位对比问题。太原组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相环境稳定,变化小,标志层及煤层层位清楚、稳定,易于对比。主要的对比依据和方法有以下几点: (1)利用标志层特征及间距对比煤层 太原组内有九层薄层石灰岩,其中三、五、八、十下灰全区稳定或基本稳定,分布在太原组上、中、下各部位,与可采煤层的间距和对应关系均较稳定,是太原组煤层对比的主要标志。 (2)利用测井曲线对比煤层 测井针对本区勘查重点3上煤层的赋存规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不但应用了煤层深度、厚度、结构和煤层与上、下标志层间距等要素,同时十分重视煤层本身的曲线形态特征及其与顶、底板、和上、下标志层之间的组合特征。太原组因沉积环境稳定,旋回明显,标志层多,煤、岩层的沉积层序规律性强,易于对比。 (3)地震岩性勘查对比煤层 地震岩性勘查为3上煤层的对比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性资料。本区T3波是3上煤层的反射波,3上煤层厚度、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T3波的相位、频率和振幅的变化。因此,从T3波的波形特征和波组关系上能够分辨3上煤层的赋存状况,为煤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4)利用沉积环境分析对比煤层 从石炭纪中期至二叠纪末期,从总体上说地壳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到晚石炭世末期,沉积了太原组顶部的海相泥岩,灰黑色,产个体小,种类少、壳薄且数量较少的瓣鳃类、腕足类和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说明海水变浅并已明显淡化,为泻湖海湾环境。地壳进一步上升,该区出现了浅水三角洲环境,沉积了3上煤之前至太原组顶部的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下三角洲平原亚相地层,在此基础上开始了3上煤层的沉积。 2.3 煤质 (1)主要物理性质 根据本区L1-1号钻孔揭露,可采煤层3上煤层为黑色,黑褐、褐黑色条痕,其它物理性质见表1。 表1 钻孔煤层物理性质特征表 煤层 光泽 断口 裂隙 3上 金属光泽 阶梯状 发育 (2)宏观煤岩特征 山西组的3上煤层为条带状的半亮煤、条带状的半暗煤及暗淡煤。颜色为黑色及褐黑色,光泽暗淡,条痕为褐色,贝壳状及不平整状断口,条带状及线理状结构,薄层状构造。煤质坚硬,性脆,节理不太发育,裂隙内有次生方解石脉充填。在测井曲线上,呈现高的视电阻率和低的自然伽玛值,特征比较突出明显。在煤层中有少量的薄膜状黄铁矿存在。原《宁阳煤田东区(最终)地质报告》中提供的有关煤质方面的资料比较系统,结合本次对新施工钻孔煤芯进行的煤质检测报告,3上煤层煤质特征和参数分述如下(详见表23、4): 原煤水分(Ma,d)为1.11~2.58%,平均2.08%;原煤灰分(Ad)10.59~36.61%,平均16.7%,为低中灰分煤层;精煤灰分(Ad)3.44~10.82%,平均为6.21%;挥发分产率(Vdaf)为35.31~41.53%,平均38.17%;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8.5~18mm,平均14.9mm。从原煤及精煤的灰分来看,原煤的灰分经洗选后可得低灰分的优质煤,原煤硫分(St,d)0.33~1.12%,平均0.59%,为低硫分煤层;精煤硫分(St,d)为0.30~1.08%,平均0.46%,均属低硫分煤。煤灰成分以SiO2为主,占40.57~60.64,平均47.36%,其次是Al2O3。属酸性灰渣。灰熔点T2为1285~>1500℃,平均1367℃,属难熔。)~~1.90%,平均12.94%,为低中灰分煤层;精煤为3.84~~表2 煤质分析成果一览表 煤 层 3 3下 分析指标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