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化学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参考).ppt

化学生物学化学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荧光法 (1)3,5-二氨基苯甲酸 (2)溴乙啶(Ethidum bromide, EB) (3)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 (4)meso-四(对-三甲基氨基)卟啉(TAPP) (5) 耐尔蓝(Nile blue, NB)又名尼罗蓝 (6)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O) 三、共振瑞利散射法 对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测定和表征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 ,可用于核酸的定量测定。 (1)TAPP及质子化TAPP 在432nm附近产生特征吸收峰。用于测定ctDNA,其线性范围为(1.8~10.8)×10-7mol/L,检出限为4.1×10-8mol/L。 (2)亚甲蓝(Methylene blue, MB) 用于痕量核酸的定量测定,其线性范围为0~14μg/ml(ctDNA)和0~0.24μg/ml(yRNA),检出限为11.0ng/ml(ctDNA)和8.6ng/ml(yRNA)。 (3)中性红(Neutral red, NR) 在pH为2.3的NR溶液中,加入核酸后能导致溶液的RRS强度急剧增强,最大RRS峰位于330nm处,用于测定ctDNA,其线性范围为0.048~5.25μg/ml,检出限为48.2ng/ml。 (4)耐尔蓝(Nile blue, NB) 在弱碱性(pH7.20~7.80)的Tris缓冲介质中,耐尔蓝硫酸盐(NBS)能在核酸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并于293.8nm处产生特征的共振光散射峰。据此可用于0~1.00μg/ml ctDNA的测定。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0.7ng/ml。 其他:罗丹明B、噻二嗪、香豆素、荧光素等 Thanks ①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是指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 分为两类: 转换:一个嘌呤被另一嘌呤(G A) 或一个嘧啶被另一嘧啶(C T)所置换。 颠换: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A C 或 G T) 或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C G或T A)所置换。 诱变剂可同时引起转换或颠换,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 化学诱变剂有的可以直接引起碱基置换,有的则是间接引起置换。 直接引起碱基置换的诱变剂 是一类可以直接和核酸的碱基发生化学反应的诱变剂。 种类:亚硝酸、羟胺和各种烷化剂(硫酸二乙酯、环氧乙酸、亚硝基胍、氮芥等。 ) 亚硝酸可使碱基发生氧化脱氨作用,它能使腺嘌呤(A)变成次黄嘌呤(H),以及使胞嘧啶(C)变成尿嘧啶(U),从而发生转换。也可使鸟嘌呤(G)变成黄嘌呤(X),但这时不引起转换。以下仅举其中的A→H而引起的转换反应。 这类诱变剂都是一些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5-BU)、5-氨基尿嘧啶(5-AU)、8-氮鸟嘌呤(8-NG)、2-氨基嘌呤(2-AP)和6-氯嘌呤(6-CP)等。 间接引起碱基置换的诱变剂: 主要是一些碱基类似物 ,如:5-溴尿嘧啶(5-BU)和5-氨基尿嘧啶(5—AU)、叠氮胸腺嘧啶(AIT)等等; 作用方式:通过活细胞的代谢活动参入到DNA分子中,主要是在DNA复制时碱基类似物插入DNA中,引起碱基对配对错误,造成碱基置换。 以5-溴尿嘧啶(5-BU)为例, 5-BU是胸腺嘧啶(T)的 的类似物 ,酮式的5-BU可以和A配对,烯醇式的5-BU 可以和G配对,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由于5-BU的插入和互变异构导致碱基置换。 移码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加入或丢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主要是吖啶类染料,如吖啶黄、吖啶橙等等。 这类化合物都是平面型的三环分子,它们的结构与一个嘌呤—嘧啶对十分相似。 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加入或丢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主要是吖啶类染料,如吖啶黄、吖啶橙等等。 这类化合物都是平面型的三环分子,它们的结构与一个嘌呤—嘧啶对十分相似。 由此可见,在DNA链上增添或缺失一、二或四、五个碱基时,均可引起移码突变,而增添或缺失三个或六个时,则不影响读码,只引起短的缺失或增添(插入)。 ⑴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α射线、γ射线等。 ⑵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如烟碱、秋水仙素、黄曲霉毒素、硫酸二乙酯等。  ⑶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三、基因突变的原因 1.人工诱变的方法:   用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激光等)照射或致突变物质处理生物的敏感部位(植物的萌发种子、动物的生殖腺等)。   例⑴:我国科技人员用60CO产生的射线照射水稻萌发的种子,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虫害强的新品种。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