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微生物理论检验员基础资料(参考).ppt

化验员微生物理论检验员基础资料(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的分类 根据原料来源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与天然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等。 2、已灭菌培养基的保存方法 防尘——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贮存,依附在尘埃中的细菌、真菌等会落在培养瓶表面,使用前若不进行表面灭菌处理,在接种时就容易随着气流进入容器,使其受到污染 避光——吲哚乙酸等某些物质易见光分解。在光照下,一些培养基添加物的成分也会发生变化。 恒温——培养基冷却后,可以将其放在10℃左右的冰箱中贮藏。在培养基摆放过程中温度不应过高,同时还应避免温度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定期更新——培养基不宜长期贮存 3、培养基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制备和使用——GB/T 4789.28 2003 制备培养基 1. 计算 2.称量 3.溶化 4.灭菌 5.倒平板 倒平板 约50℃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灼烧灭菌, 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 5、培养基的质量测试 1 外观控制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有相应的颜色,一般的培养基应澄清、无浑浊、无沉淀。使用前应检查培养基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蒸发/脱水。 2 污染控制 从每批制备好的培养基中选取部分进行污染测试(无菌试验),确定无微生物生长方可使用。 3 性能测试 3.1 测试菌株选择测试菌株是具有其代表种的稳定 特性并能有效证明实验室特定培养基最佳性能的一套菌株,应来自国际/国家标准菌种保藏中心ATCC标准菌株,菌株的选择参考卫生行业标准WS/T232-2002《商业性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检验规程》。 3.2 定量测试方法改良Miles-Misra法测试菌株过夜培养物10倍递增稀释;测试平板和参照平板划分为4个区域并标记;从最高稀释度开始,分别滴一滴稀释液于试验平板和对照平板标记好的区域;将稀释液涂满整个1/4区域,37℃培养18小时;对易计数的区域计数,按公式计算生长率(生长率=待测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总数/参考培养基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总数)。非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应不低于0.7,该类培养基应易于目标菌生长;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应不低于0.1。 3.3 半定量测试方法 改进的划线法接种法平板分ABCD四区,共划16条线,平行线大概相隔0.5cm,每条有菌落生长的划线记作1分,每个仅一半的线有菌落生长记作0.5分,没有菌落生长或生长量少于划线的一半记作0分,分数加起来得到生长指数G。目标菌在培养基上应呈现典型的生长,而非目标菌的生长应部分或完全被抑制,目标菌的生长指数G大于6时,培养基可接受。 3.4 定性测试方法平板接种观察法用接种环取测试菌培养物,在测试培养基表面划平行直线。按标准中规定的培养时间和温度对接种后的平板进行培养,目标菌应呈现良好生长,并有典型的菌落外观、大小和形态,非目标菌应是微弱生长或无生长。 三、无菌操作 使用超净工作台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30分钟开启紫外灭菌灯,对工作区域进行照射杀菌 (2)使用前20分钟将通风机开启 (3)使用时关闭紫外灭菌灯,开启日光灯 (4)使用完毕,应擦净工作台面,开启紫外灭菌灯消毒灭菌,20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关闭超净台电源 (5)操作区不允许放置不必要的物品,保持洁净、气流畅通 (6)挡风玻璃上下移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玻璃破损伤人 (7)长期不使用的工作台要拔下电源插头 (8)请勿在周围有人时开启紫外灯 无菌操作人员的工作要求 1、进入检验室必须穿好工作服,戴上工作帽,必要时可戴口罩及手套。工作完毕后离开检验室,脱去工作服,要放在指定地点,工作服要经常洗涤和消毒。 2、检验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禁止饮食、吸烟及用嘴湿润铅笔或标签等物。 3、在检验室进行工作时,严禁喧哗、打闹,保持肃静,不得到处走动,以免影响他人工作。 4、在检验中应确保无菌操作,以达到结果正确。未经许可不准将细菌及病料携带出室外,一定要妥善保管和处理好细菌和病料。 5、各项仪器要精心爱护,贵重仪器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与保养,使用时按照规定方法使用。 6、检验室内各种培养基、试剂、染液等,必须贴上标签,写明名称、规格、配置时间等。不需要的培养物,应立即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7、经常注意节约水、电、染色液及药品等,在离开检验室时,必须做好防护检查工作,特别是水、电、煤气的检查。 8、工作完毕,检验台应及时清理,桌面用消毒液擦拭干净;用过的培养物、病料、动物及器具均须放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放或用水冲洗,待灭菌后处理。 9、离开检验室时,将用过的物品整理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