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微生物-4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粮食微生物-4重点

2.粮食纯净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粮食中的尘杂带有大量的霉腐微生物,粮食的清洁度差,是储粮易于发热生霉的重要原因。 尘土杂质容易吸湿,含水量往往比粮食高,带菌量大,表现出很高的呼吸强度,即使在潮湿的粮食中,尘土杂质的呼吸强度也比粮粒的呼吸强度要高出很多倍。 当粮堆中某一部分含杂量较大时,便常在该处产生窝状发热,然后扩展至其他部位。因此在粮食保管中,对入库粮质十分重视,要求晒干扬净,清理杂质。 入库时,必须做到种类、好次、干湿、新陈、有虫无虫等“五分开”,以及按级分等储藏。 3.粮食的完整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完整的、具有健全保护组织的粮食,能够有效的防御微生物的侵害; 破损的粮粒或薯块,一般带菌量较大,由于营养物质的裸露,有利于微生物从中获得养料; 不完整粒易于吸湿,更适于微生物的发育。 在储藏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霉菌大都是先从破损粒上生长,出现“生毛点翠”。 霉菌危害性与粮粒完整度的关系而言,其严重程度大致以下列顺序递减: 粉碎粒大碎粒裂纹多的粮粒裂纹少的粮粒种胚部分表皮受伤的粮粒胚乳部分表皮受伤的粮粒完整的粮粒。 第二节粮食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身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过程中若合成代谢(同化作用)的速度大于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则个体细胞的质量和体积增加,即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个体增多称为繁殖。 一、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细菌和酵母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细胞的生长,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在测定其生长速度时,常以群体细胞数目的增加为标志。 一、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把一定微生物接种到一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量活菌数,以活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即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 其它名称:缓慢期、调整期、适应期 1.现象:活菌数没增加,曲线平行于横轴。 2.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 0 细胞质量增加,体积增大,但不分裂繁殖,细胞长轴伸长 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ATP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 对外界不良条件敏感,(如氯化钠浓度、温度、抗生素等化学药物) 3.原因:缺乏分解或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产物,为产生诱导酶或合成有关中间代谢物,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①延滞期 ②对数期 其他名称:指数期 现象: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2n增加,其对数与时间呈直线关系。 特点: 代谢活性最强、生长旺盛 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最强 生长速率常数最大,即代时(G,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最短 对数生长期:每种微生物的世代时间是一定的,这是微生物菌种的一个重要特性。 ③ 稳定期 又称:平稳期或最高生长期 特点:①活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峰,死亡率和繁殖率达到平衡,活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 ②此时期的微生物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对于发酵生产来说,一般在稳定期的后期产物积累达到高峰,是最佳的收获时期。 产生原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营养物的比例失调,如碳氮比不合适;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酸、醇、毒素等),物化条件(pH、氧化还原势等)不合适 ④ 衰亡期 营养物质被耗尽,细菌进入内源呼吸阶段(微生物消耗自身的贮存物质进行呼吸)。有害物质大量积累,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此时,死亡率增加,活菌数减少。细菌常出现畸形或衰退型。 二、霉菌的生长 霉菌大多是多细胞微生物,其基本形态为菌丝。它的生长主要表现为菌丝的伸长和分枝,通常以菌丝的体积和重量的增加,来衡量霉菌的生长。 霉菌孢子是主要的繁殖体,在不良的环境中,它可以休眠。当环境条件适于生长时,孢子便吸收水分,细胞膨胀,生出芽管开始发芽。 霉菌在固体基质上的生长状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生缓慢期----调整阶段; 稳定生长期------最高生长阶段; 停止生长期-----衰退阶段。 霉菌在液体基质中生长,菌丝呈絮状体。若不停的搅拌或振摇,菌丝也可均匀分布于培养液中。霉菌由于繁殖方式不同于细菌,所以细胞数目的增加不成几何倍数,因此,没有对数生长期,其生长的三阶段,与在固体基质上相同。 微生物生长测量方法 个体计数法 重 量 法 生理指标法 三、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可根据菌体细胞量、菌体体积、重量直接测定,也可以根据某种细胞物质的含量或某个代谢活动速度间接测定。 * 1、测微生物总数 (1)计数器直接计数 (2)染色涂片计数 (3)比例计数法 (4)比浊法 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 2、 测定活菌数 (1)平板菌落计数法(CF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