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丁世忠.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丁世忠.ppt

一、社会历史状况 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同时进行殖民扩张。拿破仑第三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迫害共和派。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无能,导致1870年色当战役的惨败。普法战争的爆发表明普鲁士日益强大,欧洲的几个强国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尖锐矛盾。 第二帝国的败北加深了民族矛盾,由此产生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当局为了转移矛盾,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案件。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广泛流行。 这就是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自然主义 (一)哲学基础 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 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实证一词即“实在”、“确定”、“精确”的意思。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他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去探索原因和目的。孔德力图将哲学融化于自然科学中,强调艺术要探索人,认为个人的社会性是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东西,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1828—1893)接受了他的观点,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 种族包含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诸因素,环境包含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也包括地理气候条件,时代包含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他注意到要综合研究人所受到的各种影响,要写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和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但他不了解更重要的是人有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过分强调人的种族因素。泰纳的《艺术哲学》(1865)以这种观点去研究意大利、尼德兰和希腊的艺术。他以希腊气候的温和、多山的地貌、大海的包围、古代生活的简朴来解释希腊雕塑的特点。 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遗传学说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问题是遗传理论只处于初级阶段。 遗传科家吕普昕的《自然遗传论》把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病例都归结为与遗传有关,认为遗传分先天和后天两种,生育具有先天性,但个体存在独特性和个性;遗传可表现在外部相似或内部相似,一个家族成员的过失可以影响整个家族,等等,它的作用几乎包括到社会、政治、世俗等各个方面。 自然主义最后还受到决定论的影响。克洛德·贝尔纳(1813—1878)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1865)以实验方法来对抗片面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他把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称为决定论,决定论即指精神是决定任何现象发生的条件。他认为在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时,必须探讨实物的特性和环境。他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他的理论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的脊柱。 (二)文学渊源 自然主义是19世纪文学思潮发展的产物。 (三)思想特点 第一,重视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二,反映社会历史状况。 第三,运用自然科学理论解释社会现象。 (四)艺术特点 第一、照相机式的反映生活 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第二、淡化典型 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 第三、淡化情节 开始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 第四、将社会现象拟人化 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这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显得生动、形象。 (五)发展概况 自然主义产生于法国。 爱德蒙·德·龚古尔(1822—1896) 于勒·德·龚古尔(1830—1870)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 《日尔米尼·拉塞德》(1865) 80年代,自然主义传到国外。 三、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发展状况 (一)哲学基础 康德哲学是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他提出了“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他认为美感“是纯主观的自由的愉快,不夹杂任何利害感,在纯粹的具有普遍性的不借助概念的鉴赏判断中得到”。他强调的是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这就为唯美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思想艺术特点: 第一、主张“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否定文学的倾向性、思想性和功利性。 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它主张“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因而只注重形式美,着力探索文学形式,文学与音乐、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第二、艺术至上,是心灵的故乡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