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子分析法和EVA法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doc

关于因子分析法和EVA法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因子分析法和EVA法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关于因子分析法在上市公中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影响到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已有股东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水平构建和使用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适当的投资对象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水平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随着人们对关注度的提升,诸多学者在探究企业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文献EVA方法、平衡积分卡等)[2],但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于在业绩评价中运用,各学者众说纷纭。 本综述围绕因子分析模型和EVA模型及其应用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进行具体展开,对因子分析模型和EVA模型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从而更好的为即将研究的课题做铺垫。 一、业绩评价研究概述 (一)国外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回顾 业绩评价机制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指挥棒和监督器。西方国家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已出现100多年[3],业绩评价体系大体上经历了成本模式、财务模式、平衡模式等三种模式以及六个阶段。[4]从他们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每一阶段都是互相影响、交叉并存的。 1.成本控制业绩评价阶段 19世纪初,出现的成本评价体现了以盈利为目的管理思想.这一阶段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就是成本控制,标志是哈瑞(HarrelL,1911)设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2.财务会计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 Wole,1928)首次提出了多项财务评价指标。此外,唐纳德森·布朗(Donaldson Brown,1960)建立的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业绩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5]加里·阿什沃思(Gary Ashworth,1999)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建立以每股收益(EPS)及每股收益增加值等为核心的财务指标。[6]可见,这一阶段的业绩目标已从成本控制转向利润最大化。 3.经济价值基础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 90年代,思腾恩特咨询公司(Stem&Stewart CoEVA)。Jeffrey (1997)提出用修正的经济增加值 (Refined Economic Valne Added,REVAKapland and Norton.1992)的平衡计分卡(BSC)首次将平衡的思想引入业绩评价。BSC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因素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8]与此同时,凯文·克罗斯和理查德·林奇(Kelvin Cross and Richard Lynch,1990)提出业绩金字塔模型;霍尔(Robert Hill,1991)提出“四尺度”论等。[9]可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增加。 5.引入相关利益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阶段 进入 21世纪后,安迪·尼利(Andy Neely,2002)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业绩测量和管理框架——业绩三棱镜(Performance Prism),开始逐步关心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10]埃尔金顿(EIkington,1998)提出了“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的概念,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可见这一阶段,商业伦理、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紧缺等问题的出现,企业注意到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6.基于预期的绩效评价阶段 汤姆· 科普兰和亚伦·多戈夫 (Tom Copeland and Aaron Dolgoff,2005)提出的基于预期的绩效管理(EBM),其基本思想是认为绩效评价方法应该与公司所有者创造的财富具有最强的关联性。[4]可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以及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国内业绩评价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成为政府监管部门和理论研究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公司业绩评价主要是在政府部门制定的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评价体系和理论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1] 1992年,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6项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和净产值率,并根据相对重要程度对各项指标赋权。[14] 1993年,财政部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八项指标组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1999年,由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