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精准贯彻化解产能过剩政策.doc

【2017年整理】精准贯彻化解产能过剩政策.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精准贯彻化解产能过剩政策

精准贯彻化解产能过剩政策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发布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围绕化解产能过剩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2014年,我国共计拆除淘汰落后炼钢产能3110万吨,不仅超额完成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指标任务,还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钢铁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任务。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和领域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精准调控不足、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钢铁产业作为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今后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还很重。 按照日前工信部提出的《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目标是在未来3年进一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因此,如何精准贯彻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当成为今后努力的重中之重。 调控政策行业内差别化不突出 金融信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关键政策工具。笔者以此为例来加以说明。作为落实41号文的重要举措,银监会2014年发布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差别化信贷标准、践行绿色信贷、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措施。然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部分机构主要体现了产能过剩行业和非过剩行业的差别化,而忽视了在产能过剩行业内不同企业的差别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效应。 41号文发布以来,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银行贷款余额从13467万元下降到13335万元,考虑统计范围变化因素,折算成可比口径,贷款规模下降了约5%。而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则增加了11.4万亿元,增幅达到16.2%。相比而言,钢铁行业信贷融资受到了很大限制。 客观而言,钢铁行业作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理应从信贷上加强调控,以防范金融风险。但从调研情况看,钢铁企业普遍反映金融机构谈钢色变,不断收紧信贷,一些产品升级、节能减排项目也很难获得支持。融资难、融资贵几乎成为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共性问题。2014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财务费用938.3亿元,同比增加了160.1亿元,增幅达到20.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行业利润总额304.4亿元,销售利润率仅0.85%,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只有81.8亿元,还不到财务费用的10%。可以看出,在铁矿石全年价格大幅下降50%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仍然只有微薄的利润,除了钢价下跌外,财务费用的大幅增加是重要因素。 政策效应不足 债务风险积累增加 信贷政策行业内差别化程度不强导致了政策效应不足,不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行业内企业总体上面临相似的信贷环境,彼此境遇区别不大,政策调控作用不强,落后、过剩产能难以有效退出。二是条件好、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的优势企业得不到充分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放缓。同样,这种情况在其他领域政策的执行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形成了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 在普遍严控信贷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债务风险快速积累,企业资金链风险加大,应收、应付账款均出现明显上升,少数企业已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41号文发布以来,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合计由5250亿元增加到5818亿元,增幅为10.8%。其中,应收账款由1127亿元增加到1327亿元,增幅为17.8%。要看到,在产量规模几乎没有扩大的情况下,此增速明显过快,说明钢铁行业债务风险正在快速积累。不仅如此,钢铁上市公司平均流动比、速动比分别仅为0.69和0.19,远低于正常水平,钢铁企业偿债能力已经处于风险边缘。 适应新形势 提高政策精准度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政策协调,形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因此,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过程中,必须认清产能过剩的新形势、新要求,发挥各项政策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区别对待产能过剩行业的不同企业,更加强调各项政策调控的精准度,切莫对全行业搞“一刀切”。 贯彻执行政策要把握产能过剩的阶段性转换特征。纵观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防范系统性风险,主要任务是清理整顿违规项目,加强生产经营规范,加快淘汰落后,推动关键环节的简政放权等;第二阶段的重点是优化提升消费,加强宏观调控,主要任务是升级标准规范,推进企业转型,促进产能转移、退出,进一步清理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化解和防范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当前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总体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进程中。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贯彻执行化解产能过剩各项政策的应紧密结合消费升级、企业转型的需要,特别是重点关注市场需求由排浪式向个性化转变的新情况。 贯彻执行政策要有更宽阔的国际化视野。自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以来,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