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选材与组材.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选材与组材

示范朗读《野豌豆》 讨论: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是怎样组织成文的?反映出我爱野豌豆这一主题的? 明确:通过对野豌豆的描绘,展示家人之间的亲情。所选材料: 1.野豌豆的外形;2.童年时吹响野豌豆荚;3.野豌豆是我们的大恩人;4.父亲把野豌豆带到学校去吃;5.奶奶临死时不忘野豌豆;6.我眷念野豌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小结: 作文材料都是靠平时的积累而来。关于积累材料的问题,老师今后还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有一名作文获奖的学生谈自己积累材料的感受: “我让自己爱美术、音乐、电影等各种艺术,因为它们使我思路融会贯通不受局限;我也让自己爱生物、地理、物理等各种学科,因为它们让我的材料别致有个性-----不妨在假日里尽量地放飞自己,再小心翼翼地写下感受以作积累,这样,我何愁写作时不涌出机智的灵感而左右逢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选材练习 练习二: 你准备选取什么材料来完成下面的作文?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参赛,第一次获奖;第一次挨批评,第一次作检查;第一次游泳,第一次上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一次意味着尝试探索,第一次意味着迎接挑战。无数个第一次,促使你不断成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记叙文写作指导 选材组材 《第一次_____》 1.第一次洗衣服,洗碗,洗球鞋,煎荷包蛋,煮番茄牛肉 2.老师带病坚持出来冒雨给学生上课,深夜批改作业 3.妈妈晚上暴雨送我去医院看病,陪了我一晚上,早上醒来时,她的双眼布满了血丝 题材陈旧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一、立意与选材的含义与关系 1. 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2. 选材: 就是围绕文章中心选择典型的材料。 3. 两者关系: 相互依存;灵魂与骨肉。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1、中心明确、集中,立意新颖、深刻; 2、语言通畅、准确、生动; 3、条理清楚、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一波三折; 4、材料切题、具体、有个性、有时代性。 好文章的基本要素: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1.就象蜜蜂采花,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一样,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 2.对于一篇好作文来说,主题是心脏;结构是骨架;语言是细胞;材料是血肉! 什么是选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永不停息我们能不能把生活这条河原封不动的搬到作文中去? 这就要求我们像摄影机抓拍镜头一样去抓拍生活中精彩的瞬间。要取舍即选择。 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 俗;选材的材料陈旧 选材 选材练习 下列哪些材料能表现“母爱”这个主题? 1.我在学校长疮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5.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选材典型 老舍《母亲》 课堂作业 《让我自己去寻找_____》不少于600字 主题,我需要自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路 再见 1.来源于直接生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