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诲人不倦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特点.doc

宋才发诲人不倦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才发诲人不倦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特点

宋才发:诲人不倦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特点 诲人不倦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特点 宋才发 勤奋好学、孜孜以求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品性。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说到底就是求真与创新的过程,而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质疑性则是普遍的科学精神。勤奋好学既是教师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现实基础,又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既是教师的一种良好品性,又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先决条件。唐代大思想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耳熟能详,然而真正把它做到了、做好了的人极少。任何一个获得事业成功的人,必定有某些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天道酬勤,必须忍人所不能忍,方成人所不能成。历史上一切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人,无不具有勤奋好学的品性。譬如,战国时期的苏秦,一开始就有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但是由于他学识浅薄,尽管他跑了许多地方,终究得不到重用。后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屁股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振作精神坚持学习,终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古人这种刻苦态度、追求真理和完善人格的不倦努力,对于我们这些后学者来说,无论做人、为学,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古人还教导我们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2]只有能天天新的人,方能天天进步;如果不天天进步就必然后退,从来就没有既不进而又不退的事情。学者只有求索攻坚、锐意进取,再加上具有开拓勇气和创新意识,才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一代伟人毛泽东就从程颢、程颐的上述古训中,提炼出“日进有功”四个字,用来勉励侄儿毛远新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希望他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日进有功。我也因之常借“日进有功”来鞭策自己,并且用来勉励弟子们勤奋上进。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特点。《论语·述而第七》:“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孔子在这里说出了他时常自查的三件事:一是“默而识之”,二是“学而不厌”,三是“诲人不倦”。因而研究生导师仅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不够的,还要做到“默而识之”。我以为“默而识之”最有意思和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那个“默”字儿。记得北宋朱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时不可学,无处不可学,无人不可学。”[4]我以为朱熹所说的“学”,多指“默而识之”。读书人只有做到“默而识之”,方可达到无时不可学,无处不可学,无人不可学的境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在于“显学”,而恰恰在于“默学”。经历过完整系统学习之后,谁能坚持随机学习,谁将取得进步;经历过学校系统学习之后,谁能坚持校外自觉学习,谁将取得进步。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业余时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学习成了我们的习惯,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默而识之便习惯成自然。同样道理,要想学生默而好学,教师首先必须默而好学,这就是“打铁必须本身硬”的道理。我历来认为年轻人要自觉做到“学而不厌”,多倾听前辈、学长的指点,少一点自以为是;年长者要切实做到“诲人不倦”,多关心和多带带年轻人,这样持久下去我们的社会就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研究生导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以求,笃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功,自觉做教育的高手和教学的能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这是我国传统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在当代高等教育实践中,它实质上已经转化为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成就学生,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一个自己不好学、不做学问的教师,是难于教出和带出一个潜心做学问的好学生的。唯有“学而不厌”的导师,才能够培养出“默而识之”的学生。所以,自古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身教重于言教。苏轼是宋朝一位极有才气的大诗人,他经常读自己过去已经读过的旧书,记得他有两句写读书经验的诗很有情趣,那就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6]我殷切地希望年轻朋友们记住苏轼这句至理名言。 育人者爱人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道德标准。一个人在大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如果说它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听起来好像不那么积极上进、不那么忧国忧民,似乎有为个人奋斗之嫌。其实就我个人的粗浅之见,无论怎么看都不为过、不是错。历朝历代为金榜题名而“读书破万卷”,“枕书而寝”的大有人在。当然在大学生时代能够心系天下,忧国忧民、为民请命,泪洒阑干的人也不是个别例外。我的家庭背景决定了我的基本志向比较现实,那就是发奋读书,今后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保住一个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当然我所理解的“铁饭碗”,并不是一辈子老守在一个地方吃饭,而是一辈子无论走到哪儿都有饭吃。如有可能我将努力地把手中的“铁饭碗”,换成“银饭碗”、“金饭碗”。我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