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个针对糖尿病并发慢性 肾脏病的指南,由两部分组成 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 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 临床实践专家建议(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CPR) 诊断名称 糖尿病肾损害 (Diabetic Kidney Injure)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糖尿病肾脏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 糖尿病肾小球病 (Diabetic Glomerulopathy) 糖尿病的临床主要并发症 2003年的患病率及至2025年时的增长情况 糖尿病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健康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第一 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岁以上的成人中 糖尿病占9.7% 男10.6% 女8.8% 糖尿病前期15.5% 男16.1% 女14.9% 推测:糖尿病9240万 糖尿病前期1.482亿 糖尿病肾病总的发病情况 1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 40~50% 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 25% 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衰竭 30 % 其中90%糖尿病肾病为2型糖尿病 高蛋白饮食导致肾小球高滤过 低蛋白饮食减慢肾衰进展 成人糖尿病控制血糖标准的说明 (Key concepts in setting glycemic goals) UKPDS:严格降压比强化降糖的意义更大 严格降压比强化降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AII在高血压器官损害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和实践 1、病因病机 中医学无糖尿病肾病病名,但早有类似糖尿病肾病症状的记载, 《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云:“渴而欲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故小便,此为肾消病也。”。 《诸病源候论》说:“夫消渴者,多变为聋育疮癣痤痱之类……或水液妄行而面上肿也”。 《圣济总录》亦指出:“此病久不愈,能为水肿”,“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聚于体内而为水肿”。 因此,糖尿病肾病的命名,应以中医的辨证为纲,西医分期为目,按照糖尿病肾病的不同时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结合客观检查从整体上动态,全面把握,笔者认为1~3期,无水肿者仍隶属于“消渴”,4~5期出现水肿者又当隶属于“肾消”,“下消”,“水肿”,发生贫血、低蛋白血症者合并“虚劳”,有胸腹水者合并“痰饮”,并发高血压者为“眩晕”,诸证叠出,终成“关格”。 早期: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脾气虚弱:素体阴虚/痰盛之体,禀赋薄弱,“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能令人内热,甘能令人中满”,湿热内生,耗伤气阴,气阴两虚,饮食劳倦伤脾,脾气虚弱,不能升清、散精水、谷精微下注。在尿微糖或微量的蛋白→白蛋白。阴虚则热盛,则肾脏体积增大,呈高滤过状态。   中后期:阴虚日久伤气,脾气虚弱,精微运化输布失常、水湿内停。“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藏精、主水及五液,司二便,肾气虚衰,不能固摄精微、糖及蛋白直趋小便而下,则尿频混浊,甚至饮一溲一。肾气虚不能化气引水、水液内停为肿为胀。肾阳虚则肢体失於温煦,畏寒肢冷;督脉阳虚,男子痿弱不用、女子宫寒不孕或闭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水饮停于胸腹则为胸水或腹水。气血生化乏源则面色无华,为贫血,低蛋白血症。浊毒内停、气机逆乱为上吐下闭之关格,至此肾元衰败,五脏俱损,三焦受阻,升降失常,水湿泛滥、浊毒内攻,至为危候。   因此,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为:阴虚→气阴两虚→脾气虚弱→脾肾两虚→肾阴阳两虚,始于气阴两虚、终于阴阳两虚,渐进而成。病位在脾肾,气阴两虚为发病基础,阴阳两虚为基本病机,以“虚”为本,“水、湿、痰、瘀”为病理产物,虚实寒热并见,阴阳并损、气血双亏,多种病理机制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复杂的,难治的疾病。 2、分期辨证治疗   糖尿病肾病始终贯穿三大病理要素:虚、水、瘀,而三者相互交织、虚(脾虚、肾虚)为本,水(停积体内) ,瘀(瘀阻脉络)为标,本虚标实,正邪纷争,寒热互见,尤其后期给辨证论治带来极大困难,故治疗时应抓住:一补虚与活血化瘀,利水祛湿相结合。二是治疗糖尿病肾病与积极控制原发之糖尿病相结合。三是药物治疗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四是长期缓慢取效,切忌大剂利尿或破瘀,即使病需大剂祛邪以缓其急,亦中病助止。五兼顾整体,始终不忘脾肾。 1.无水肿型 由于此期肾病症状尚不明显,或不典型和为可逆性的,故此时治疗的重点应放在防治糖尿病上。由于糖尿病的基本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