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6受力、物体平衡浅析.ppt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6受力、物体平衡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11、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球的重力为G,球面与斜面均光滑,测得平衡时细绳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求细绳受到的拉力T为多大?球受到斜面的支持力N为多大? 正交分解法、拉密尔定律 例12:如图所示,重10N的木块放在倾角为30°的 斜面上,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当木 块受到一个推力F(F0)作用后,可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方向可能是:( ) A.沿斜面向下,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方向一致 B.水平向右或向左 C.水平偏上任何角度 D.水平偏下任何角度 力的方向具有空间性 例13、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A,物体A由轻绳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连,如图所示,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物体B的质量。(取g=10m/s2) 整体法、隔离法 例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质量为M的倾角为 的斜面上,物块m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M保持不动,则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多大? 整体法、隔离法 例15、如图所示,球重为G,半径为R,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重为W,厚为h,放在球边,当对木块施以水平推力F后,球刚好对地面压力为零,如不计一切摩擦,求:(l) F的大小;(2)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F 整体法、隔离法 拓展: 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均重G,用细线悬挂 而静止于A、D两点。求: (1)AB和CD两根细线的拉力各多大? (2)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少?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南京外国语学校 刘燕鸣 (一)受力分析 (1)目的? (2)依据? 几个力?命名?三要素?合力?等等 ①性质 ②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a=0时为平衡条件) 牛顿第三定律 (3)步骤? (4)方法与技巧? ①读题 ②确定研究对象 ③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 ④按顺序逐个分析 ⑤作图并验证(不多也不少) 逻辑上:反证法、假设法、讨论法、归谬法 遇到模棱两可的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认为有,再验证。 整体法、隔离法、微元法、极端值 已知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1)皮带传动(主动轮、从动轮) (2)自行车前后轮受的摩擦力分析 (3)传送带上物体受力与其运动情况(水平、倾斜两种) (4)汽车地板上的木箱 (5)拔河问题 例1:摩擦力分析 拓展: 如图 (a)所示,物体放在粗糙的木板上,木板可绕M端 自由转动,若将其N端缓慢地抬起,木板与水平地面的 夹角为θ,物体所受木板的摩擦力为f,那么物体所受 摩擦力f的大小随θ角变化的图象是(b)图中的图( ) 例2、如图甲所示,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A端拉向B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乙所示.则F1、F2的大小关系满足 ( ) A、F1=F2 B、F1F2 C、F1F2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O 例3、分析下列球、梯子的受力情况 (二)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 (1)共点力?平衡状态?物体平衡时的加速度、速度? (2)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3)了解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时在各方向上合力的为零 (4)解题步骤? ①读题 ②确定研究对象 ③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受力情况 ④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⑤立方程求解 图解法:作图一定要准,对动态平衡图形,要先弄清哪些几何量变,哪些几何量不变。哪个是动点。 f=μN F=kx 数学规律? 注意:①三力平衡解法很多,有分解法、合成法、图解法、正交分解法等解法,数学方法也很多。 ②质点受n个共点力可等效为三个力或两个力来处理 (5)书写格式? 例2、二力杆模型、三力杆模型 例1、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特点 模型小结:细绳、橡皮绳、弹簧、轻杆 理解:细绳的拉力可突变 橡皮绳、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轻杆的弹力能突变 拓:大致画出图中木棒的重心(用C表示) 例3:用细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为使绳子不断裂,所吊重物的质量不得超过多少? 解法一:分解法 用分力概念,不画受力分析图、没有平衡概念,只考虑被分解的力的分力的作用效果 有三种分解方法 求未知力的三种观点 利用临界值物理意义讨论确定极值、利用不等式关系讨论确定极值 解法二: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法 (2)合成法:三个力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