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吸收塔课程项目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填料吸收塔课程项目设计方案.doc

填料吸收塔课程项目设计方案 一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水吸收S2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焙烧炉送出的混合气体(先冷却)中的S2,其余为惰性组分,采用清水进行吸收。混合气体的处理量m3/h 混合气体S2含量(体积分数) SO2的回收率不低于 吸收剂的用量最小用量 1.3 (二) (1)操作压力 常压 2)操作温度 25℃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1方案的确定用水吸收SO2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O2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2填料的类型与选择对于水吸收SO2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38聚丙烯阶梯环填料。阶梯环是对鲍尔环的改进。与鲍尔环相比,阶梯环高度减少了一半,并在一端增加了一个锥形翻边。由于高径比减少,使得气体绕填料外壁的平均路径大为缩短,减少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锥形翻边不仅增加了填料的机械强度,而且使填料之间由线接触为主变成以点接触为主,这样不但增加了填料间的空隙,同时成为液体沿填料表面流动的汇集分散点,可以促进液膜的表面更新,有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阶梯环的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成为目前所使用的环形填料中最为优良的一种。 3设计步骤 (一)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 设计液体分布器及辅助设备的选型 绘制有关吸收操作图纸工艺计算 1基础物性数据1.1 液相物性数据 25℃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ρL=997.1 kg/m3 粘度为 μL=0.0008937 Pa·s=3.2173kg/(m·h) 表面张力为σL=71.97 dyn/cm=932731 kg/h2 S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DL=×10-9m2/s=6.206×10-6m2/h (依Wilke-Chang计算,查《化学工程基础》) 3.1.2 气相物性数据25℃,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Vm=ΣyiMi=0.1×64.06+0.9×29=32.506g/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ρVm=PM/RT=101.325×32.506/(8.314×29.15)=1.32kg/ m3 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粘度,查手册得25℃空气的粘度为 V=1.83 ×10-5Pa?s=0.066kg/(m?h) 查手册得S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DV=1.×10-5m2/s=0.051 m2/h (依计算,其中273K时,1.013×10-5Pa时S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1.22×10-5m2/s,查《化学工程基础》) 3.1.3 气液相平衡数据25℃时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为 E= ×103 kPa 相平衡常数为 m=E/P=4.13×103/101.3=40.76 溶解度系数为 H=ρ/EM=997.2/4.13×103×18.02=0.0134kmol/kPam3 3.1.4 物料衡算(l). 进塔混合气中各组分的量 近似取塔平均操作压强为101.3kPa,故: 混合气量= kmol/h 混合气SO2中量=81.80×0.1=8.18 kmol/h =8.18×64.06=542.01kg/h 设混合气中惰性气体为空气,则混合气中空气量=81.8-8.18=73.62kmol/h =73.62×29=2135kg/h (2).混合气进出塔的摩尔组成 (3)混合气进出塔摩尔比组成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 (4)出塔混合气量 出塔混合气量=73.62+8.18×0.03=73.7836kmol/h =2135+542.01×0.03=2151.26kg/h (5)吸收剂(水)的用量L 该吸收过程属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可按下式计算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为2=0 取操作液气比为 kmol/h (6)塔底吸收液组成X1 (7)操作线方程 依操作线方程 3.2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1塔径的计算Eckert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1.3287=2657.4 kg/h 液相质量流量可近似按纯水的流量计算,即 WL=3784.07×18.02=68188.94 kg/h 其中: ρL =997.1 kg/m3 ρV =1.3287 kg/m3 g = 9.81 m/s2 = 1.27×108 m/h2 WV = 2657.4 kg/h WL = 6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