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层面.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层面.pdf

第一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459- 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层面 范小克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北京市阜成门外大街29号100037) 摘要本文将循环经济区分为“自然循环经济”和“工业循环经济”、“主动型循环经济”和“被 动型循环经济”等几种类型。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循环 经济”理论体系需要明确的三个基本层面问题。 “循环经济”这个名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国内对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含有“‘资 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已基本达到了共识,其理念已超出环保业的范畴,并 跻身于中国主流的经济概念。这样,就为我们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上去认识循环经济,从 “为我所用”的角度去发展“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创造了条件。由此,“循环经济”可以定位 成为统领生态农业、清洁生产、节约型社会等众多次级概念的“纲举目张”的基本概念,取代 以GDP为代表的“速度经济”的基础位置,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 本理念和落脚点。 但是,理论界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循环经济公认的定义、明确的边界和相应的区分标 准,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将能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循环经济模式定义为“自然循环 经济”,反之定义为“工业循环经济”;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模式 称为“主动型循环经济”,反之为“被动型循环经济”等几种类型,就循环经济的基本层面进行 探讨。 一、循环经济的自然属性和发展的阶段性 生态经济的理念可以运用于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自然循环经济”贯穿于循环经济发展 的始终。充分利用“自然循环经济”,不仅是中华祖先的优秀传统,也是“有中国特色循环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普遍矛盾之一。自人类有经济形 态以来,掠夺式的线性经济路线和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路线,一直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着,是在 比较中存在、在斗争中发展的: 在《吕氏春秋一义赏》中,即对掠夺式的线性经济进行了批判:“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 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曾经指出:“旧石器时代几百万年,人与自然关系是协调的,这是 渔猎文化的优势。距今一万年以来,从文明产生的基础——农业的出现,刀耕火种,毁林种田, 直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就,是以地球濒临毁灭之灾为代价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通过对古代和近代若干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掠夺式农业的后 果,并得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 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玛雅文明、两河文明等许多原始农业文明的消失,清晰地表明在线性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对 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会造成经济基础的崩溃,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湮灭。 中国五千年的农业耕作史,土地连续利用,复种指数很高,但是地力并没有消失和枯竭,许 ·460·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多耕作体系至今还在使用,说明作为经济基础,“自然循环经济”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同 时说明,循环经济的基本形态是“自然循环经济”,是从掠夺式的原始农业中发展出来的,经历 了由不自觉向自觉的转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始了对资源进一步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了传统工业化“大量开采、 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工业循环经济”亦初露端倪),农业也随之出 现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成本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不可持续问题。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与自 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资源与环境双重危机制约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污染治理,主要是“末端治理”——这是一种只投入而不产生经济效 益的措施,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造成环境污染以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我国环保业几次重大 环境治理行动的效果说明,照搬发达国家“末端治理”的模式不符合国情。“末端治理”路线走 不通,循环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但西方理论主要针对的是采用工业方式治理工业污染物的循环经 济模式。 从人类经济发展史和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中可以认识到: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