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长沙东牌楼东汉简书法墨迹中早期楷书艺术价值.docVIP

浅议长沙东牌楼东汉简书法墨迹中早期楷书艺术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长沙东牌楼东汉简书法墨迹中早期楷书艺术价值.doc

浅议长沙东牌楼东汉简书法墨迹中早期楷书艺术价值   摘 要:湖南长沙是我国重要的汉简牍发现地之一,于2004年长沙东牌楼七号古井中挖掘出的一批东汉末简牍尤为引人注目。这批简牍墨迹五体皆全,其中早期楷书墨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大亮点,为追溯楷书的起源、形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当今楷书书法艺术的创作发展也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东牌楼东汉简牍;楷书;价值;书法创作;影响   1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的概况   2004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五一广场东南侧的古井群进行了考古挖掘,在编号为J7的古井中发现了一批东汉简牍,这批简牍中有9枚写有年号,东汉汉灵帝(168~189年)时期的:建宁、熹平、光和、中平的年号都有出现,故将这批简牍的时代定为东汉后期灵帝时期,属于东汉后期少有的手书墨迹。   2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存在的历史背景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东牌楼简牍存在于东汉后期灵帝时期,这一时期东汉王朝内忧外患,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在社会无序、天下即将大乱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在东汉末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从而呈现出多种文化齐头并进的状态。长沙东牌楼汉简以书体的丰富多样和自由潇洒的面貌为我们提供了当时人们追求多样化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们自由潇洒的思想促进了长沙东牌楼汉简中书体的多样化发生与蓬勃发展壮大。   3 东牌楼汉简中的早期楷书墨迹艺术分析   被后世尊称为楷书之祖的钟繇是汉魏时期的代表性楷书家。其实早在东汉中后期,早期楷书就已经出现在社会俗写中。处于这一时期的东牌楼汉简墨迹五体皆全,其中亮点之一就是早期楷书。刘涛先生在其《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的书体、书法与书写者》一文中也曾说过:“东牌楼汉简书迹中已经存在非常接近后世正书的形态,是比‘正书之祖’钟繇正书书迹还要早的正书形态”,“联系传世的钟繇(一五二―二三?年)正书来看,《荐季直表》结字平稳,《贺捷表》字势‘横斜’,翻挑之笔显著。东牌楼汉简1105号木牍的书写年代早于钟繇两表,而书法状态居于两表之间。”   据统计,在东牌楼汉简中早期楷书简牍有14件,被运用于日常公、私文中,如简一二、三?、三五等。此时正是早期楷书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早期楷书新秩序并未完全建立,因此字形、结构、态势、点化均尚未成熟,即结字散漫,字态欹斜,笔画部件尚未完全脱去隶意。虽然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但总的看来,东牌楼汉简早期楷书墨迹已新意盎然,与东汉前、中期墨迹相比,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东牌楼汉简早期楷书墨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3.1 从点画细部分析   (1)横画。早期楷书的横画可分为重顿型横画、轻按型短横和柳叶型短横等几种,在东牌楼早期楷书中以第一种重顿型横画为典型。重顿型横画又可以分为两种:左尖细、右粗顿和两端皆重顿,如简100正面“三”字,表现出明显的左细右粗并略呈向右上斜倾之势;简130正面“五”字两横两端双顿、用笔藏锋明显。   (2)点画。东牌楼早期楷书中有些点笔还尚未完全脱去隶意,点画偏向于短横,如简100正面“湘”字;一些点因书写时追求快捷而连成了讫端顿势明显的横画,如简12正面“无”字;一些点画从左上向右下的运笔方式与顿笔似成熟楷书,如简100正面“平”字。还有的点画似坠石般无动势,如简36背面“恃”字。   (3)竖画。较粗且末端出勾有连笔之势竖画很多,如简12正面“不”字;更似成熟楷书的悬针竖也不少,如简100正面“仲”字。   (4)撇画。东牌楼早期楷书撇画与隶书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呈现起笔重收笔轻末端露锋之态,如简130正面“人”字。   (5)捺画。捺画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隶书中的波势,有些不与其他笔画相连时略有“蚕头燕尾”之态,如简12正面“吏”字;有些还带有隶书中的“竖波挑”如简50正面“迫”字;有些捺画已简化为顿点,如简12正面“今”字;但更多的捺画已呈成熟楷书之态,如简12正面“道”字。   (6)折画。折画主要为横折,东牌楼早期楷书中含顿笔的方折增多,但体势宽平缺少右上拱起之态,如简100正面“桐”字。   (7)提画。东牌楼早期楷书中提笔样态丰富,有些未完全脱去隶意呈弧转横势,如简100正面“子”字;有些似提非提略见提笔端倪,如简39背面“时”字;有些已呈上挑近似成熟楷书之态,如简50正面“内”字;还有的因快写而呈现上提之笔,如简35正面“顿”字。   3.2 从整体笔势分析   东牌楼早期楷书墨迹中笔画间顾盼、牵连增多,单字末笔有下引之势,上下字呼应,纵向连贯性强。例如,长横画收笔处顿按并含下垂之势,有些略带勾连显然有助于和下一笔或下一个字顺接。隶书中长而厚重的波磔捺笔也简化为短点或反捺有助于与下面衔接。竖画收笔也常向左或右出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