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公民行为与图书馆人文关怀.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公民行为与图书馆人文关怀.pdf

服务同样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要有针对性地满足本地区不同层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3.3开发特色馆藏系统,做好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 不同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都有着“城市文化”的个性,离开了特色和个性,就失去了自己的 独特优势,因此,逐步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文献收藏结构和体系,对原有馆藏特色继续延伸显 得尤为重要。公共图书馆在保存这些特色文献的同时,应继续补充、发展,使其更加完备,特色 更为突出。要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度开发,整合资源,加强有特色的书目数据库建设。还应密切 注意开展专业信息服务,让馆员了解相应的专业背景,熟练掌握专业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未 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应主要以这种深层次的服务为主,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由于具有人员优势, 其专业信息服务开展得比较好。实际上,如果经济力量允许的话,通过外聘专家或委托培养, 公共图书馆的专业信息服务同样可以达到相当的深度。 3.4建立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东风,建成本市各系统、各类图书馆互 联互通的数字文献信息平台;建立地区图书馆联盟和数字图书馆网络,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和覆盖面。如:为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发展战略,配合构建“长三角文化圈”格局, 探索世界级城市图书馆合作发展新模式,构建“长三角”城市图书馆共同发展平台,本着“资源 共享、优势互补、互联共建、共同发展”的原则,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图书馆界应在推进各 类信息资源共享,携手建设图书馆人才高地,增强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 能力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交流,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书馆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 展。如此,城市就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分,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夏侯炳.论公共图书馆“两个一切”的办馆理念.图书馆论坛,2005(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3) 3 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对代辩护.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 4黄俊贵.图书馆服务理念琐谈.图书馆,2001(2) 5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中国社会科学,200;4(4) 6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组织公民行为与图书馆人文关怀 王孝(天津图书馆) 组织公民行为属于管理学范畴的一个新兴研究课题。国内外管理学界大量研究表明,组 织公民行为被称为角色外行为,或称份外工作行为、超角色行为,它是普遍存在于组织中而又 20 容易被忽略的重要行为,它对组织和个人提高工作效能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图书馆界有必要 引进并加强对“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应用研究,以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全面而充分地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1 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来源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CitizenshipBehavior,简称OCB)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巴纳 to 德(Barnard)在1938年提出的“想要合作的意愿”(willingnesscooperate),卡茨(Katz)和卡亨 (Kahn)在1966年提出的“组织公民”的概念。卡茨等认为有效的组织应该有三种基本功能: ①必须吸引并留住员工;②确保员工以可信赖的方式符合组织特定角色的要求;③员工必须有 创造性与自发性行为,其行为表现超越角色规范。美国学者博尔曼(Bereman)等人在1988年 将第三种行为称之为“组织公民行为”,并把它定义为职务外行为,主要指帮助同事和对组织 D.W.)在1988年正式将“组织公民行 的责任感。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D.w.奥根(Organ 为”定义为“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来的、非直接或明显地不被正式的报酬系统所认可的、能够从 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的个体行为”。这是一个为后人引用最多的概念,这个概念表明了几个 重要的观点: (1)这些行为必须是组织成员自觉自愿表现出来的行为。 (2)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角色外的行为,即是一种未被组织正式规范或工作说明书规定 的行为,但却是组织需要的。 (3)组织公民行为不是由正式的奖惩系统来评定的行为,它的完成不会被组织所奖赏,而 员工不从事这些行为也不会为组织所惩罚。 2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内容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