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

人教必修二经济史分课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表现 ?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方法、技术与制度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基本模式 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石犁 刀耕火种(经常迁徙) 水稻、粟 ? 集体劳动 商周 耒耜和少量青铜农具 “耜耕”或“石器锄耕”、懂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和治虫等(走向定居) 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 春秋战国 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 铁犁牛耕、垄作法(当时世界上先进) ? 都江堰 个体劳动、小农经济 两汉(普及) 耦犁、犁壁,耧车(改进和普及阶段) 代田法(由垄作法发展)、(比撒播)一年一熟 引进棉花 漕渠、白渠、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 ? 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进行轮作和绿肥种植 ? 翻车 隋唐 曲辕犁(完善阶段) 普遍育秧移栽 ? 筒车 两宋 ? 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引进占城稻 高转筒车 明清 ? ? 引进玉米和甘薯等 风力水车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牛耕 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与特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开始形成于什么时候?形成条件: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主要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积极性) 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分散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但无革命性突破 ??????脆弱性:规模小,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随着农民战争爆发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灾荒瘟疫(规模小) 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 社会的动荡与土地兼并(根源:土地私有) 地位和影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使中国古代农业发达,这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萌发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今天的小农经济与过去的小农经济的区别)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它的牢固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小结: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那些条件: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等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冶金技术 冶铜技术 新时器时代:(原始社会晚期) 掌握了冶铜技术 夏:铸造比较讲究 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春秋至秦汉:造型轻巧,纹饰简单。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技术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春秋:出现人工冶铁。用木炭、皮囊鼓风冶铁。块炼铁技术出现 战国:发明铸铁技术,比外国早1800年左右 发明铸铁柔化技术和多管鼓风技术. 早欧洲2000年左右 西汉:高炉炼铁.用煤做燃料(世界最早)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1200多年 南宋:始用焦炭做燃料 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有钢剑,掌握了块炼钢的方法和淬火技术 西汉:“百炼钢”的技术兴起,出现炒钢法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领先世界 制瓷业 ?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南方创青瓷 北朝:北方创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三彩和秘色瓷有名,出现釉下彩绘 开始大量输出国外,已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五大名窑:汝、定、钧、官、哥) 元代: 制瓷中心景德镇, 出现青花瓷和釉里红瓷 明清 明:斗彩和五彩瓷等彩瓷;清:粉彩和珐琅彩等彩瓷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大量外销 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瓷都-----景德镇。景德镇原名昌南镇,被西方音译为C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