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上册)——身边的变化2我们家的责任田总汇.ppt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上册)——身边的变化2我们家的责任田总汇.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家的责任田 讲授:林 浩 刘祖耕的家在安徽农村,他常听家里的长辈们说起几十年前在生产队劳动挣公分的事,什么是生产队?什么是劳动公分,他找到以前曾经担任过生产队队长的李老爹。李老爹给他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生产队的工分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们村是一个生产队,队里的村民参加劳动是按工分计算的。 大家说公分是农民的命根,年终凭工分分粮,凭工分算钱。生产队根据农民身体的强弱和干活的力气大小,将全队里的人分成三六九等。劳动一天,年轻力壮的男人可得10个工分,妇女仅得8个工分;身体较弱、力气不足的人叫做半劳力,只能得5个工分,至于老弱病残和年纪小的所得的工分就更少了。 每年秋以后一结算,有的干10工分还挣不到一角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一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只能挣得20多元钱,平均每个人只分到100多千克口粮。这样还能有什么生产积极性? 20世纪70年代,农村经过人民公社时期的“文化大革命”的穷折腾,吃饭问题成为村民们的头等大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村民,聚集在村里的一间房子里,神态极为严肃地写下一纸契约,全文如下 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我们家的责任田 责任田就是每户农民负责耕种的田地。 责任田就是农民包产到户的耕地。 农民只能使用责任田,但不能买卖土地,责任田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小调查 近期我们准备在班级黑板报上办一个“我们家的责任田”专栏。为此,黑板报编辑组调查了几位同学家中承包责任田的情况。 家庭的变化 农村实行改革政策,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你家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简单的写出这些变化。 * 品德与社会 第4课 身边的变化 第二部分 小岗村的故事 Story 你知道什么是责任田吗?责任田归谁耕种?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 XX责任田 李家庄 我家承包了村后的一片荒坡地,在这片土地上种植了梨、桃、等果树。当果子成熟的时候,就有外地人开着卡车来收购。每年卖水果的收入达两万元。 我家承包了4600平方米耕地,另外还有两户外出打工人家的4000平方米的耕地也让我家代种。我家在这些上全部种上粮食作物,成为村里的产粮大户。每年卖出的余粮就超过6000千克。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