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棱镜下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评介.pdfVIP

社会学棱镜下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评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学棱镜下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评介.pdf

2016年 8月 第 32卷 第 4期 外 国 语 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imonthly) Aug.,2016 Vo1.32 No.4 社会学棱镜下的翻译研究 — — 《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评介 钟明国 李 艺 (1.重庆交通大学 外 国语学 院,重庆 400074;2.重庆文理学 院 外 国语学院 ,重庆 4021 60) 西方学界进一步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吸 取理论资源考察问题,其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将社会 学理论成果纳人翻译研究。2012年,美国译协会刊 《口笔译研究》推出“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专 号,收录了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2014年,在该专 号的基础上,美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Claudia Angeleli 博士精选部分主要成果整理成书,以《翻译研究的 社会学转向》(The Sociological Tum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为题,由约翰 ·本雅明出版 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和费城同时出版,可谓该研究路 径的最新成果。 1 内容简介 全书由编者序和 7篇论文构成。编者序扼要 回顾了社会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的历程,而论文 则主要从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社会学视域下 的译者行为、作为文化资源争夺手段的翻译 、翻译 中的权力及其文化身份构建功能等 4个方面呈现 了近 10年来西方翻译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相结合取 得的新进展。 在编者序中,Claudia Angeleli归纳了近 10年 来社会学翻译研究所关注的译者能动性、抵抗运 动、行为主义、组织机构和社团在跨文 跨语言交 际中扮演的角色、译者身份建构、译者的活动及影 响、文本替换和人员替换、语言歧视主义等具体问 题。在《翻译的社会学及“行为主义转 向”》(The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and its“Activist Turn”)一文 中,Michaela Wolf首先参照 Bachmann—Medick提出 的人文学科研究发生转向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 即研究目标或研究主题的扩展、形成隐喻(例如“作 为翻译的文化”)以表示转向的动力的特征、有完善 的研究方法(Angeleli,2014:9),进而回顾了半个世 纪以来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尤其是 2005年以来 , 学界开始系统性地关注翻译活动涉及的社会因素, 并就此提出:借鉴社会学理论的翻译研究已经完成 了Medick提出的三个阶段,也就是说:翻译研究已 经发生了社会学转向。Wolf进一步提出将社会学 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主要意义。 在《翻译的社会学及“行为主义转向”》后半部 l58 分中,Wolf从本体层面探析了“惯习”(habitus)这 一 引入翻译研究的最关键的社会学范畴。她首先 追溯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等古代学者提出的 惯习概念对 自然属性的强调,以及当代社会学家诺 贝特 ·艾利亚斯和布迪厄重新利用这一范畴并赋 予其全新的社会学意义的过程,进而详细分析了翻 译研究中的“惯习”的主要内涵以及这一范畴的引 入对翻译研究的巨大价值在于它有助于追索翻译 文本分析与社会分析之间的互动,从而意味着某些 翻译决策背后的因素可以与特定历史时期的译者 惯习关联起来。 在《作为译者、编辑和出版者的政治异见者》 中,Nitsa Ben.Ari以英 国托管 巴勒斯坦 (1917— 1948)期间以色列在政治斗争中失势并沦为政治异 见者的修正主义者被迫转入地下翻译行业为例,分 析了此类译者普遍具有的政治惯习对其翻译活动 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译者政治惯习本身的复杂性。 在《“译者中的酋长”:伊本 ·依沙克的翻译方法》 中,Ghada Osama考察了多种社会及语言文化因素 对伊斯兰黄金时代(始于公元 8世纪,持续约500 年)著名译者胡奈因(Hunayn Ibn Ishaq)的翻译方 法的影响。作者首先描述了公元 8~9世纪伊斯兰 帝国的社会语言状况,并重点考察译者针对当时快 速扩张的伊斯兰帝国版图内的人口快速流动,以及 由此导致的阿拉伯语的词汇增加及其普及范围扩 大的社会及文化语境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并在此基 础上借 鉴 法 国社 会 学 家古 安维 克 (Jean—Marc Gouanvic)将惯习区分为“形成于实践过程的惯习” 和“翻译过程中由文化交锋形成的惯习”两种类型, 由此认为:译者的个人惯习及其周围出现的新的文 化社会场域惯习,促成了新的翻译方法的形成。 在《国际组织中的译者:享有崇高地位的特殊 专业人士——以丹麦欧盟译者为例》一文中,Hele V.Dam与 Karen Korning Zethsen针对译者地位这 一 社会学视域下翻译研究 Et益重视的主要命题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