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绵阳一诊历史(word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绵阳一诊历史(word含答案)

保密 ★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4年月日午∶00~∶30】 绵阳市高中201级第次诊断性考试 综合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5至7页,第Ⅱ卷7至8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2.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 ③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④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 秦统一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实之”, 秦灭六国后,“辄徙其豪侠于蜀”。这一措施 ①充实巴蜀人口,加强蜀地控制 ②削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 ③促进蜀地开发,推动民族融合 ④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对该作品的正确解读是 A.?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始流行B.?牛耕逐渐普及到了大江南北C.?推动中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D.?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发展 5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 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C.?冲破门第,品德惟上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 6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杜甫《夔州歌》)作为史料,该诗可用于研究古代四川 ①水路交通运输②魏晋商品经济③唐诗盛况④地域文化特色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甲骨文中记载祭祀蚕神的内容 纺织业在商代占有重要地位 B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纸质地图 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C 唐朝后期扬州出现繁华的夜市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等理财措施 一定程度改变北宋积贫局面 8.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B.?阅读《水浒传》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9.分析图,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 ?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 ?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A.?城市的分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 B.?商业城市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C.?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 D.?商业城市分布地区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10.?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 “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B. 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 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D. “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11.? “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商鞅变法“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②汉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③宋太宗“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④明清“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 ②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 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④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