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茫茫《欲望契合消费时代与新闻消费主义倾向》.doc

田茫茫《欲望契合消费时代与新闻消费主义倾向》.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田茫茫《欲望契合消费时代与新闻消费主义倾向》

欲望契合:消费时代与新闻报道的消费主义倾向 田茫茫 杨慧 【内容摘要】新闻报道的消费主义倾向是大众传媒消费主义倾向的一个具体分支。新闻报道在对与消费主义价值观有关的信息进行宣导的过程中,自身也成为满足欲望的消费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倾向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媒体市场开放的结果,符合受众的“使用与满足”心理需求,加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引导难度。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新闻报道在内容、形式、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的消费主义倾向,积极应对,并警惕其潜在的恶性舆论、文化危害。 【关 键 词】新闻报道;消费主义;危害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媒介产业化研究”(2012B39) 【作者简介】 田茫茫,女,1968年生,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长春130012)。 杨慧,女,1990年生,吉林大学文学院本科生(长春 130012) 一、消费主义与新闻报道的“低界契合”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消费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的商业追求压倒甚至取代了精神追 求,文化产品的娱乐功能压倒乃至排斥了审美文化价值”的图画。 “美 ①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他们争论的问题不是靠观点取胜,他们靠的是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我国媒体发展略晚, 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娱乐新闻急剧泛滥。比如各类港台明星,影视演员,草根名人,意见领袖,体育明星的新闻层出不穷。人们在享受娱乐报道带来的心里欲望满足时,并没有认识到明星们是流行趣味,消费文化的代表。这种吸引受众眼球的名人魅力并非个人行为,而是有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通过明星的自觉和不自觉的配合所共同制造出来的。这种合谋的本质是商家将生意经和大众文化巧妙的结合起来,以迎合受众的口味,操纵受众的口味为目的,对名人进行的商业包装,从而谋取暴利。 不可否认,由于受众自身的感性欲望的需求,对生活压力的缓解等多种原因,娱乐新闻是必要的。然而在消费主义市场的作用下,娱乐新闻的量是呈泛滥趋势的。这种对影视明星,体育名人,热点人物的疯狂吹捧,追踪报道,导致娱乐新闻报道时间和报道篇幅也在不断增长,抢占了严肃报道的传播领域,其娱乐性更是吸引了无数受众的眼球,从而弱化了严肃新闻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同时,大量娱乐化新闻的报道影响了广大受众的消费价值观,名人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也成为了受众模仿范例,生活的标杆。 传媒大王默多克曾经说过:“提高报纸发行量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降低格调。”新闻的本质决定新闻是相对严肃客观的,而所谓“格调”实际上指的是相对传播学上强调的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由于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新闻传媒从业者为了迎合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引起受众的猎奇心里,在选择报道内容的时候,将大量的暴力事件,涉黄事件,犯罪事件,有违社会普遍价值观事件推上新闻报道的头版头条。同时,在电视,广播等有声新闻媒体当中,开办大量情感类新闻节目,从而提高收视(收听)率。这种新闻报道内容的增多无疑在刺激受众的欲望,并将这种欲望转化为受众的心里需求,从而与经济利益合谋,促进消费。“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是双重消费者,即既是媒体的消费者(作为观众),又是媒体正在展示的商品的消费者(作为潜在的顾客)电视屏幕就是橱窗,电视机就是仓库。”① (二)新闻报道方式的消费主义倾向:模式化和夸张化 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模式化和类型化的特征,以故事化叙事和夸张化表达为典型。故事化指的是记者用一种讲故事的报道形式来报道新闻,这种报道形式由于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故事新闻——阅读率、收视率上升——广告商青睐——故事新闻的循环。 不能简单的说故事化新闻是消费主义的表现,然而这种过分的“故事”模式确实对新闻本身的存在价值构成了威胁。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大量新闻从业人员拘泥于故事的模式,这种关注重点的偏颇使得新闻本身的重要性下降,而“故事”的地位上升。在新闻报道中,由于强调故事而大肆渲染,使得“形式盖过内容”。同时,由于这种新闻报道方式由于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为了追求“故事”内容的精彩,吸引受众的关注,使得新闻人物本身的很多隐私内容被曝光。 为了贴近部分受众的喜好,报道方式极尽渲染夸张,导致新闻的严肃性下降,甚至新闻报道经常以调侃,甚至搞笑的方式出现。而媒介形式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为:醒目化,夸张化。比如报纸,网络新闻内容所用的字体字号,头条位置,排版方式等花样百出。大量使用新闻图片,且图片内容多劲爆。比如腾讯新闻,图片的使用占新闻报道篇幅的大量比例。而在电视的新闻报道中,画面内容,色彩的使用,摄录的角度等都力求迎合观众喜好,从而吸引受众关注。 ①尼尔·波兹曼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