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破阵子》教学设计

《破阵子》教学设计 辛弃疾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周一咱们班按照学校要求举行了升旗仪式。走队列时,有的同学说,如果我们采用正步走的方式,应该会走得更整齐。我想,如果要采用正步走的方式,那要把同学们送到军营中去训练上一个月。现在大家没有经历过军营的生活,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军营的词,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军营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们今天共同来学习一首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板书题目和作者)。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 1.注意读准字音,如果学生读错,老师要加以纠正。 2.学生借助课下的注释,了解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三、学生捕捉这首词的“小序”中的重要信息。 老师提问:“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句“小序”包含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甲:这首词是写给作者的朋友陈亮(字同甫)的。 生乙:“赋壮词”的意思是说作者写的是一首“壮词”。(板书“壮词”) ……(最后三个字“以寄之”的意思学生讲不清楚,如有的同学认为是“写了这首词寄给他”。) 教师总结:前面两位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关于“以寄之”应该是“用来寄托自己的这种壮烈的情怀”。“以”是连词“用来”的意思,“之”是代词,指自己的这种情怀。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首词大意的理解。 1.示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2.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解说这首词的大意。 生一: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器演奏北疆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 生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快地跑,弓箭射出的声音像雷声一样使人心惊。 生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完成君王统一天下的大事,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头发已经长出来了。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谈谈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这首“壮词”的? 学生自由回答。 生一:“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句词体现了“壮词”的特点。特别是“弓如霹雳弦惊”意思是万箭齐发,射箭的声音如雷鸣般轰响,这样的战斗场面真是壮观而激烈的。 生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也能够体现这首“壮词”的特点。王翰有这样一句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辛弃疾的这句词写的是出征之前的军营生活,战士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叫做为出征的将士们壮行。也许他们上了战场就再也回不来了。再加上乐曲演奏的塞外的曲子,苍凉而悲壮。 生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首词的中间几句体现了作者在小序中表明的“壮词”的特点。无论是表现豪壮的军营生活,还是壮观而激烈的战斗场面,以及表现词人的雄心壮志的词句无一不是紧扣“壮词”的特点而展开的。 六、学生再次朗读全词,体会“壮词”的特点。 1.请两位同学朗读全词,注意体会“壮”的特点。 2.老师范读全词。 七、分析“可怜白发生”这句词表现的思想感情。 但是这首词只是表现了辛弃疾“雄壮”的一面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 “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 [背景资料] 辛弃疾出生时(1140),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苦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抗击金兵。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回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主张抗金、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收复中原。他的意见,未被南宋小朝廷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里,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请同学们结合上述背景资料,分析最后一句话表现的感情。 生一: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但他的建议并没有被统治者采纳。因此作者虽然有报国的雄心壮志,但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实现。一直到他的晚年,长出了两鬓白发,却只能发出一声悲叹! 生二:作者的雄心壮志再高,只能把满腔忧国忧民的热情寄托在自己所写的词里。所以最后一句以沉痛的感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教师???结:作者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中都念念不记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经步入暮年,心中不由涌起壮志难酬的悲伤。 因此,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固然有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