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7李商隐诗二首学业分层测评.doc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7李商隐诗二首学业分层测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7李商隐诗二首学业分层测评

PAGE  PAGE 6 李商隐诗二首 eq \a\vs4\al([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灵犀(xī)    杜鹃(juān) 沧海(cānɡ) 嗟余(jiē) B.惘然(wǎnɡ) 惆怅(chànɡ) 沁阳(qìn) 分泌(mì) C.春蚕(cán) 蜡炬(jù) 云鬓(bìn) 凋谢(diāo) D.夜吟(yǐn) 蓬山(pénɡ) 殷勤(yīn) 殷红(yīn) 【解析】 D项,“吟”读yín。“殷红”的“殷”读yān。 【答案】 D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分曹射覆蜡灯红  射:射箭 B.昨夜星辰昨夜风 风:双关,兼有风情之义 C.青鸟殷勤为探看 探看:探望 D.东风无力百花残 残:凋谢 【解析】 A项,射:猜。 【答案】 A 3.从对仗的角度看,下列诗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泪始干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 C项,不对仗。 【答案】 C 4.下列诗句有谐音用法的一项是(  ) A.心有灵犀一点通 B.昨夜星辰昨夜风 C.青鸟殷勤为探看 D.春蚕到死丝方尽 【解析】 D项,“丝”与“思”谐音。 【答案】 D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1)昨夜星辰昨夜风,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4)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楼西畔桂堂东 (2)隔座送钩春酒暖 走马兰台类转蓬 (3)相见时难别亦难 (4)晓镜但愁云鬓改 青鸟殷勤为探看 eq \a\vs4\al([阅读提升层次(B)])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无 题(二)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连用两个“难”字,其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不相同。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忍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特别是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连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2)试分析前两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答案】 首句以“见难”“别难”为启,说相见的机会是难得的;但既相见了,又忘情不了,就更难舍难离。第二句写景,东风即春风。一度春光易逝,转入暮春时节,百花衰残,凄凉无比,睹物思情。三、四句对思情做了进一步的描绘,以“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作喻。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端 居①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的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解析】 从表达效果分析,“敌”字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的意境。换成“对”或其他词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则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