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抗黑斑病品种酶活性的研究11.doc

月季抗黑斑病品种酶活性的研究11.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月季抗黑斑病品种酶活性的研究11

月季抗黑斑病品种酶活性的研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院 园林092 顾春健 摘要:为选育月季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月季抗黑斑病品种月亮花、日晖和感病品种洛神、金石竹、茶香为材料,研究了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与月季抗黑斑病的关系。正常叶片中,抗病品种的3种酶活性均比感病品种高,同一品种嫩叶的酶活性高于老叶。月季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茶香的上升幅度大于其他感病品种。与老叶相比,感病后病叶的SOD、POD、PPO 分别上升49.83%,280.00%和700.00%。月季抗黑斑病与正常叶片中SOD、POD、PPO的活性呈正相关。 关键词:月季;抗病性;酶活性 1 月季黑斑病介绍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国内普遍发生,以为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叶梢、幼嫩枝和花梗。在南方和北方等地均发病较重,该病使叶片发黄早落,夏季四五月和夏末八九月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全部落完,使月季、玫瑰秋季开花遭到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树势。除侵染月季、玫瑰外,此病还为害蔷薇、金樱子、刺梨、黄刺玫等。 症状 叶片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大约为4毫米至12毫米左右,边缘呈纤毛状,以后逐渐发展成黑褐色连片病斑,病斑边缘有黄晕,呈放射状,初期不十分明显;后期斑缘为紫褐色或褐色,放射状清晰可见。严重时下部叶片落光,嫩枝干枯,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蔷薇盘二孢菌,是子囊菌亚门双壳孢菌,子囊盘上有包被,子囊孢子双孢。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露、洒水或昆虫传播为害。在广州地区,病害以无性方式完成其周年侵染循环,无明显越冬期。在广州以南地区、珠江三角洲一带4月中下旬进入发病期,夏季高温高湿对月季、玫瑰生长不利,植株处于“度夏”期,病情亦相对缓和。湿度比温度对病害影响更大,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空气湿度大,多雨、多露(雾)保护地内通风不良,容易发病,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尤其是梅雨季节、台风暴雨多的年份、夏季病害加重,加重发病蔓延。多雨、多雾、多露水重发病,在广州地区4至5月发病,5月中旬和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9月病情有所下降。发病的适温在20至25℃左右,湿度在90%以上时发病较重,30℃以上不利此病发生。各地发病始期,末期因各地气候而异。如在潮湿多雨天气,叶片孢子6小时可萌发侵入,潜育期7 至10天。特别田间渍水,养护管理不善,植株衰弱情况下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差异大。但土壤通透性差,肥水管理不当田间、园圃发病较重。 月季黑斑病的研究与现状 月季黑斑病是危害月季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月季生长和开花。不同品种的月季对黑斑病的抗性差别很大,抗病品种几乎不发病,感病品种极易发病。植物的抗病性是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综合表现的结果,是当前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人们对许多植物感病后体内与抗病性有关的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超氧化物歧化酶( 简称SOD) 、过氧化物酶( 简称POD)、多酚氧化酶(简称 PPO)。SOD作为体内自由基的有效消除剂,能抵御O2的毒害作用,保护膜结构、提高抗病性。POD是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氧化还原酶类,它在抵御植物病虫害,抵御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和植物组织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细胞内自由基的消除,延缓衰老方面也非常重要。PPO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种酶,它可将许多酚类物质氧化为毒性更强的醌类物质,从而参与植物的创伤反应。酚类化合物在氧化时产生的醌对病菌有一定的毒性,而酚的氧化与PPO,POD活性有关,因此POD,PPO活性的增加可以大大增加酚氧化物的含量,从而增加其抗病性。 孔凡明等[ 1- 4]报道,水稻、小麦、番茄等植物感病后SOD、POD、PPO活性明显变化。关于月季的抗病性与SOD、POD、PPO活性的关系未见报道,笔者就不同月季品种的正常叶与感染黑斑病的病叶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月季抗病品种月亮花、日晖,感病品种洛神、金石竹、茶香,均由孝感学院绿化科提供,其中月亮花抗病性最强,日晖、洛神抗病性中等、金石竹抗病性较差,茶香高度感病。 方法 采样。a正常叶采样:以展叶后20 d的叶为嫩叶;展叶后60 d的叶为老叶。b病叶采样:采摘自然感病、病斑明显的病叶片。叶片正面呈现暗褐色或黑紫色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叶大多集中在中下部。 3.2.2 酶活性的测定。SOD活性测定参照《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5 ],以抑制光还原反应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POD活性测定采用华东师大的方法[ 6],,以1min内的 OD值变化0.01为1个过氧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