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区市的立法思考初稿.docx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区市的立法思考初稿.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区市的立法思考初稿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区市的立法思考?基金项目:本课题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苏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研究”(2013SJB840003)阶段性成果。 冯 莉?作者简介:冯莉:(1980-)女,汉,江苏沛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 ) 摘 要:传统戏剧、曲艺等非遗项目的艰难生存,修订后的《立法法》赋予设区市可以在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破坏亟待加强地方立法保护,设区市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并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要制定高质量的非物质文遗产地方性法规,设区市在立法时要重视前期调研,树立凸显地方特色、重视传承人保护、强调社会责任、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立法思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区市;立法思考; 一、问题缘起 淮安“十番锣鼓”缘起于淮安市河下古镇,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安“十番锣鼓”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地域特色,清道光年间,民间乐师孙毓卿将从京师流传而来的昆曲宫廷音乐进行改造,加进地方风俗的唱词及打击乐(锣鼓点子)改创成为雅俗共赏的淮安十番锣鼓,演奏乐器是由对笛、对箫、对笙、对琵琶等双管制乐队配置,弥补了单管制声效不足的缺陷,形成交响乐的雏形。二是曲名文学性较高,河下古镇是运河沿线重要的古镇,因漕运而兴,也因漕运而衰。在这块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盐商汇集,人文蔚起,科名相望,仅明清两朝,就出了67名进士,其中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还有160多名举人和贡生。河下的文风厚重和人文荟萃造就了淮安“十番锣鼓”诗词高雅,《咏花》以季节为序依次歌唱了春梅、桃花、杨柳等12种花卉,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图景。《咏蝶》赞美蝴蝶的19种美势。淮安“十番锣鼓”既有江南音乐的婉约阴柔之美,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阳刚之气,是南北艺术融汇和重塑的产物。这一音乐已经创造就得到民众喜爱。清朝年间的楚州城内,凡府署官员家中贺寿、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都要演奏“十番锣鼓”。而每年五月初一的东岳庙会更是《十番锣鼓》一年一度的盛会。据李正林回忆,一支“十番锣鼓”的演出队伍需要二十余人,日本军队入侵楚州之前,河下古镇活跃着十几支演出队伍。 被访谈人:李正林,楚州文化馆聘请十番锣鼓的研究人员,访谈时间:2016年,访谈地点:楚州区文化馆501室。 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当时从事十番锣鼓专职演出人员200多人,有如此规模的演出队伍,可以想象十番锣鼓受欢迎程度。 2016年5月,笔者到河下古镇调研时,发现“十番锣鼓”虽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空荡荡的展览室内仅有一些墙上的图片和“十番锣鼓”申遗的一些资料,已看不出当年的演出盛况,唯一的传承人周宝洪生重病住院。这一演奏方式独特、宫廷音乐韵味浓厚、曲名文学性较高、锣鼓牌子定位讲究的民间音乐正面临失传的危险。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传统曲艺、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难怪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各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传承、利用了传统文化。但是,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效果并不太乐观,这一点无需具体数据佐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诸如传统戏剧、曲艺等非遗项目的艰难生存状态足以说明问题。” 参见王立军,刘云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缺陷之检讨》,《河北法学》,2016年第9期,第146页。 那么,该如何保护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01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作为最高阶位的法律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从国家立法、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制定法规、规章到地方性法规、规章,共计112部,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然而,在笔者调研的城市发现,虽然各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区)级等四级的名录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多的停留在名录整理上,对于传承人的培养和非议项目的现代性创新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牵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国际力量、国家、社区和个人纠结着政治利益、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因此,最基本的保护制度还是法律制度。” 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7页。 如何运用好法律制度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国家级立法、省级立法还是市级立法?我国疆土广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文化遗存特征存在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在基层,基层需要贴近实际、切实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章和条例。国家级法律法规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