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案1(人民版必修3).doc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案1(人民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程标准]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初步认识 (1)________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2.系统介绍 1918年11月,________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1919年5月,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工读互助团的实践 (1)表现:1920年初,____________的实践因为经济困境和意见不合的情况,很多人宣布退出。 (2)影响:很多青年开始接受______________,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2.三大论战 (1)概况:1919年,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和________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2)影响:三次论战,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陈独秀关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__________、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等问题。 2.扩大宣传,做好建党的理论准备 (1)1920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把《________》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创办《________》月刊,介绍马克思主义______学说和共产国际与俄共组织情况。 (2)同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深入工人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与____________的结合。 3.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为__________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______指南。                     知识点1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包括(  ) ①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壮大 ②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③五四运动的洗礼 ④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其中“风”是指(  ) A.五四运动 B.十月革命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3.下列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 红色中华 刘大白(民国7年)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 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点2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有(  ) ①发表文章进行介绍 ②利用讲坛进行宣传 ③通过论战扩大影响 ④建立学会组织学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6.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7.关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列说法与其不吻合的是(  ) A.作者是李大钊 B.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C.出版于1917年 D.提到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 8.“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 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B.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C.具体谈论理想的主义 D.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知识点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9.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